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莫荣: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促进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

2018-07-10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针对我国当前和今后就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难题,如何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首要问题。

我国将长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一直存在。我国16—60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4年达到9.3亿的高峰,并长期保持在这样高的水平。由于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受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影响,我国阶段性、地区性、群体性的高失业以及灵活就业现象将长期存在,加上巨大的劳动力供给,构成了我国就业的基本背景。

全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居高不下,就业总量矛盾十分突出。今后几年,每年新成长劳动力约1000多万人,失业人员800多万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多万人,城镇每年需安排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左右。按照经济增长率8%和现有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计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约为800万个,加上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城镇就业岗位约1100万个。可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仍然维持在1300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约5%。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时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这一时期表现得也很突出。2007年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上,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旺盛,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2.4%。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3.36、2.2和2.07。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成为政府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

结构性矛盾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同,当前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不适应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偏低两个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了新兴产业、高技术行业和技能性职业所需人员供不应求,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所需的各类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与此同时,大量劳动者由于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就业困难。另外,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就业人数比例不到30%,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其就业比重偏低,意味着对增加就业岗位的贡献就少。

从长远看,还有三个值得关注的结构性矛盾。第一个就是城乡结构问题,未来我国城乡就业和人口结构面临一个大的调整;第二个是就业的地区结构问题,部分资源型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大;第三是企业结构也会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中小企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而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三碰头”则使当前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初次就业人数持续处于高峰状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被征地农民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依然繁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要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特别是需要在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二元经济转换中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政府积极就业政策应对挑战

为此,一方面,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总量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形态,即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加,避免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增加各要素投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增长,真正将人口包袱变为人力资源财富,而避免出现非生产性无效就业的倾向。因此,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纳入就业增长和就业稳定指标,确立“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基本目标,并作为政绩的考核指标。利用宏观经济政策的杠杆作用,发挥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的经济调节作用,在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调整,以及确定经济增长方式等时,都要考虑对就业的影响和效应。

另外,政府应在保持就业稳定的同时,不断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政府应实行失业调控,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统计制度;建立就业和失业的评估制度;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同时,建立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对困难群体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建立面向所有劳动者的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通过职业培训使劳动者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统筹城乡就业需建立三个体系两个制度

劳动保障部2007年对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农民工春节后不想返回原单位工作原因的调查显示,农民工认为“工资太低”的占50.7%,“加班太多吃不消”的占21.8%,“学不到技术”的占13.9%,“没什么前途”的占16.2%。与2006年相比,由于“工资太低”而不回原单位的比例上升了7.6个百分点。而“工资太低”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量劳动密集企业面临向中西部转移。“没什么前途”、“学不到技术”的抱怨则是农民工对统筹城乡就业的强烈诉求。

所谓统筹城乡就业,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搞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为此,要求政府建立“三个体系,两个制度”,即建立健全管理城乡就业的组织体系,统筹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提供有效服务;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