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新闻动态早报:近日,从市人社局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中心获悉,今年池州市较上年度增长7.6%。新基数调整后,参保单位和个人要缴多少钱?采访到相关工作人员,作进一步了解。
社保基数上调
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从1996年我省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来,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每年都随上一年度省社会平均工资做相应调整。市征缴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仅是核算社会保险费的重要依据,更是核算社会保险相关待遇的一个重要参数。权威部门公布2016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1289元,作为2017年度全省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的参数,较上年度最低缴费基数增长7.6%。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2017年度最高月缴费基数和最低月缴费基数分别为15323和3065元(即省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市征缴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对于企业单位参保职工,当前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9%、个人缴费比例8%;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6.5%、个人缴费比例2%;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5%、个人缴费比例0.5%;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依据企业经营范围确定(分0.2-1.9%八档),个人不缴费;职工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8%,个人不缴费。若按照最低缴费基数计算,企业每月要为职工缴纳833.68元(工伤保险按照0.4%计算),职工每人每月缴纳321.83元。”
而当问到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的缴纳基数时,工作人员表示这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可以选择省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100%缴费,医疗保险只须按最低基数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费率为20%,医疗保险费率为8.5%,每月最低缴纳873.53元。
两类人群工资受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长,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增长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社保缴费基数提高后,两类人群的月工资将会“被缩水”,一类是低收入人群(低于上年度月平均工资60%的),另一类是高收入人群(高于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0%的)。如果市民的月工资介于上年度省市月平均工资60%和300%之间的,受到社保基数调整的影响不大。但若是工资一直没涨,社保缴费基数却在连年提高,那么拿到手的工资也是要逐年缩水的。
不过,社会保险基数的上调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市民李小姐就告诉:“我们缴纳的社会保险增多了,那么就意味着将来我们退休的时候所享有的养老保险待遇就会提高,这可以给我们退休后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保障;另外,每个月的医疗费用也会相应的提高,那么看病就医也就相应的负担减轻了。从这一方面看就是多缴多得,对我们十分有利,虽然目前的生活有点窘迫,拿到手的工资会变少,但想想以后只能咬牙忍忍了。”
那么,为什么工资偏低的职工要按高于本人工资的基数缴费,工资偏高的要按低于本人工资的基数缴费呢?市人社局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主要是统筹考虑了参保者退休后的待遇,社会保险本身有调节收入差距、促进公平的功能,养老待遇不宜差别过大。
外地创业者无法自己缴纳个人社保?离职跳槽者生怕社保断缴无法买房?自由职业者又怕因为没社保孩子上学受影响?这些问题无忧保统统给你解决,只需手机3分钟操作,保你社保不断缴,让你生活有依靠!
详情请咨询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