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险业“新国十条”出炉,税收递延养老保险时间表立马备受关注,这对普通个人养老保险福利有多大?8月12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分别召开了社会保险资金保值增值和完善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研讨会,这对普通个人养老金有利好吗?南都君将综合各方观点和各方数据,为大家扒一扒我国养老保险体制中,你要知道的三件事。
养老保险三金刚
学界和业界多次提到养老保险体的三大支柱,这就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国家、企业、个人将共同承担老龄化社会高峰到来之际的养老支出。
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2013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31275亿元,而2012年为26243亿元。养老人数亦在增加:2013年,全国有13768万城乡居民领取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参保离退休人员8041万人。而2005年全国共有离退休人员5088万人。
第二、三支柱则作为补充性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增速较快,基金累计结余从2006年的910亿元增至2013年的6035亿元。
而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不大。据保监会数据,养老保险保费每年将近1000亿元,占人身保费收入的15%左右,仅有940万人次的有效承保人。据悉,养老保险相关产品占商业保险产品的2.3%,选择也甚少。
[声音]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2013年12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有19个省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扩大到5602亿元,基本养老金已不能完全保障我国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
有人会认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补养老金缺口,而2013年总额达12415.64亿元,但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2013年年底时曾透露,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不会动用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来弥补部分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缺口。
标签: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