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将取消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编制社保待遇 成本将转至老百姓

2017-05-25 08:00:02 无忧保
  事业单位基本完成分类改革后,围绕高校和公立医院即将启动的,或是一场力度更大的改革。   按照人社部等方面的计划,未来中国事业单位编制将严控总量,对小学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基层卫生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还会给予一定的补充编制,实行严格的审批制管理;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公立医院,未来仍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但会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转为全员合同聘任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取消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编制需较长的过渡,而且是先行试点,进行系统的实践探索,等到试点成熟之后,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推行。   一位接近人社部的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公立医院在编人员大约有800多万,高校在编教职工有233万余人,对于这部分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具体做法将实行实名统计,之后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而对于高校和公立医院的非在编人员,官方尚未统计。竹立家说,这部分人员的数量十分庞大,“编外人员多的单位有的能占到一半,少的也有20%—30%左右。”下一步,在高校和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将会逐步缩小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解决编外人员面临的多种问题。   竹立家表示,去年北京市已经出台取消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编制的文件,预计未来其它省市对高校和公立医院的改革,将会参照北京的改革模式来设计和推进。   取消编制   1月15日,一位人社部官员曾对外表示,今年人社部等方面将重点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对此,前述接近人社部专家说,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而之所以要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   具体的做法是,在高校、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对于1000多万的在编人员,将实行实名登记、统计,再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这部分人以退休、辞退等形式自然减员,才能逐步收回编制;对于非在编人员,则实行合同聘任制的方式进行管理。   非在编人员一直是事业单位改革中面临的棘手难题。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和公立医院存在很大一部分编外人员,而这部分人员与编制内人员在工资、社保、职称评定、住房补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像去年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也没把这部分人员考虑在内,属于新一轮事业单位上半场改革中的遗留问题。   目前,北京市是国内唯一实施取消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编制的试点。按照去年5月北京市出台的相关文件,对北京市政府管理的高校和公立医院,未来将探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模式,逐步实行备案或者不纳编的登记管理方式。   北京市的这项涉及事业编制的改革最终会导向何方?前述接近人社部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未来北京市属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1] [2] [3] 下一页

标签:   社保待遇社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