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养老金危机实质是“少子化”危机

2017-06-02 08:00:02 无忧保
  2015年3月10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坦承: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收支平衡面临巨大的压力。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不仅涉及到制度内一些因素,比如参保人数、待遇水平、抚养比;同时,也涉及制度外的一些因素,比如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其中,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巨大。   养老金危机实质是“少子化”危机   尹蔚民认为,要解决养老金收支失衡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综合施策、长短结合、多管齐下。至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扩面征缴的力度;。二是要实施职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三是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四是要多方面的筹措养老保险基金;。五是做好结余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从人口大势看,养老金收支逐步失衡将使中国掉入“全局性养老困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老金收支逐步失衡是静悄悄的养老危机,就像难以察觉的“温水煮青蛙”,是1980年以来持续超低生育率和人口少子化的恶果。所谓少生多少人的“人口红利”其实是“人口负债”。毫无疑问,“代际人口平衡”是“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基本人口学条件。所以要保持养老金收支平衡,最根本的办法是保持代际人口的持续均衡,保持“适度老龄化”的人口动态,确保支撑老年人口的年轻人口不至于过分萎缩。   养老金的“收”与“支”都与人口因素有关。前者与劳动力人口供给萎缩和就业参与率下降有关,后者与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总量的增加有关。   首先看“收”。养老金扩面征缴的潜在危机直接与劳动力人口供给萎缩和就业参与率下降相关,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减少,导致养老金的缴费出现危机。从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下降成为长期趋势。《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劳动力总量供给和经济增长速度从双增长转向双下降,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同时下降。按总和生育率1.5测算,在2020年之前,劳动年龄人口减幅相对较缓,年均减少155万人;之后一个时期减幅将加快,2020-2030年将年均减少790万人,2030-2050年将年均减少835万人。这是非常可怕的难以逆转的人口雪崩前景。几年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已经过了“刘易斯转折点”,很多乡村已经没有可以转移的青壮劳动力。目前,中国50岁及以上的高龄农民工估计超过3600万人。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减少,年轻人的养老负担不断提升,“老年人口赡养比”有朝一日会演变为让年轻人不堪重负的“养老痛苦指数”,而农村养老危机将更为普遍和深刻,第一代农民工将面临养老困境,养老危机将在不久集中爆发。比较而言,延迟退休年龄毕竟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做法,强制退休的做法更是剥夺了高龄在业者早日颐养天年的权利,极容易带来新的社会不满和冲突。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