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养老已成为全球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图为今年3月,几名美国大学生来到长沙市第三福利院,与老人们交谈,了解老人们的生活情况。贺文兵 摄
名词解释
失能老人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中,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当人们担忧因人口膨胀而导致资源紧张加剧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同样如影随形。而1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 “中国长期照护发展战略高层论坛”透露,目前中国老年人“长寿不健康”状况堪忧,失能发生率居高不下。据初步匡算,中国当前的失能老年人达3300万,本世纪中叶将接近1亿。而在湖南省,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2010年底,全省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约2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0%,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护理照料服务。
连日来,小编走访了生活在长沙的一些普通老人。因为老去,他们已丧失或正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却因各种原因难以请到保姆;因为儿女在旁或拥有一份并不丰厚的退休金,他们无法享受政府埋单的养老服务,也不愿进养老院……身处“夹缝”之中,“养老”已成为失能老人家庭压在心口的痛,让老人和家人都面临重重尴尬。
尴尬1 为照顾母亲没了收入
擦身、喂饭、换尿片……今年50岁出头的李晓,每天为瘫痪在床的母亲忙碌着。李晓虽有四兄妹,但年龄都已大了,照顾母亲的责任自然而然就落在了老幺李晓身上。
如今,每隔两小时李晓就得为母亲翻一次身,有时还得替母亲换弄脏的衣服和床单。不到1.6米的她,每天得抱着100多斤的老母亲床上、沙发上来回好几次,时间一长,年轻时犯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复发了。
李晓是名“4050”人员,下岗后一直靠打零工贴补家用,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自从母亲瘫痪在床后,她就再没出去打过工。哥哥姐姐每人每月给她200元作为老母亲的生活费,但这一进一出,她家每月的收入还是少了1000多元。对于像她这样正在供子女上大学的家庭来说,手头一下子就变得紧巴起来。
尴尬2 请个保姆困难重重
李晓和哥哥姐姐约好凑钱给老人请个保姆,可家政公司一听要侍候不能自理的老人,就直摇头。
失能老人家庭请个保姆到底有多难?小编先后来到长沙多家家政服务公司“请保姆”,听说是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一些原本有意愿的保姆,又都一屁股坐回了原位。
长沙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袁大姐表示,目前来中心请住家保姆照顾老人的客户占中介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但能够顺利签约的通常都是经济条件宽裕且老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家庭。这几年,受家政服务市场供需缺口加大以及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住家保姆的酬劳也在“噌噌”往上涨。前年,长沙一个住家保姆每月的酬劳在800元左右,今年上半年涨到1100元至1200元,到如今少于1300元基本上没人做了。这样的薪酬水平,对于一般家庭和一个每月养老金在1500元左右的退休老人来说难以承受。
“老人请保姆,稳定性差。”袁大姐所说的“稳定性”,是指一个保姆在雇主家干到3个月以上。由于照顾失能老人不仅要求保姆有爱心和责任心,还少不了要端屎端尿、擦身洗背,劳动强度比普通家庭大,所以很多保姆干了几天就不想干了。
保姆挑雇主的同时,许多老人同样也在挑保姆。隔三差五要回家、要休假的,脾气不好说两句就生气的保姆,最不受老年人欢迎。这也就注定失能老人家庭想要从家政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困难重重。
尴尬3 住养老院的费用过高
李晓和哥哥姐姐们也想过送母亲到养老院,可“一床难求”的现状和高昂的费用又难倒了他们。如今,长沙市不仅公办的养老福利院爆满,民营老年公寓的入住率也在迅速升温。
采访过程中,小编了解到,长沙少数民营的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甚至拒绝接收失能老人,那些接收失能老人的民营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的租住价格和护理价格又明显偏高。以长沙市寿星公寓为例,老人入托时须交纳3000元保证金,接受一级护理的失能老人仅床位费加护理费每月超过1700元,加上伙食费、水电费、洗澡费等,林林总总的费用加在一起超过3000元,这是许多普通市民家庭难以承受的。
尴尬4 不符合居家养老条件
“我也曾打听过居家养老的事情,但我们不符合条件。”李晓说,目前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居家养老对象一般为“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抚养或赡养人的老人),像她母亲这样有子女在旁或者有退休金养老的,并不在此政策范围内。
事实上,即使社会老年人收养机构床位问题能够满足需求,保姆不“荒”,也无法解决失能老人对亲情的需求,更无法改变那种“老也要老在家中,住在养老院的都是孤寡老人”的传统观念。
探索1
建民办公助型养老机构
在长沙,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年均增长4.8%以上。以天心区为例,预计到2020年,该区老年人口就将突破10万人,老龄化水平达到20%。高龄老人比重增加的同时,也将失能老人养老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目前,天心区已进行了养老问题的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
南沙井38号,是一座位于繁华闹市的四层院落,青山居家养老院就坐落于此。在这里,一位失能老人每月的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及水电费加在一起不超过2000元,养老院“总管”彭姐坦言,这样的收费标准,即使是同公办养老机构相比也算是低的。
“这里的老人都是附近的居民或熟人介绍来的。”养老院工作人员说,老人们看中的除了这里的价格优势,还有养老院的位置便利,儿女们来一趟也容易。除了“居家养老院”的牌子,这里同时还是天心区日间照料中心与书院路街道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每年能够通过为享受政府买单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补助。
目前,天心区建有大托敬老院和学院街中鑫、裕南街湘博、书院路青山、坡子街馨园等5个民办公助的中小型养老服务中心,拥有床位450张,入住老人400人,相当于一个大型综合性养老机构的规模。
探索2
居家养老的订单式服务
新开铺低保户罗超高老人行动不便,可他却并没因此而感到不便。因为他每月可以享受400元的政府购买服务。老人说:“想请人搞卫生,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自己做饭不方便,可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去吃,就像请了钟点工一样方便。”
7元一餐的中餐、每小时12元的服务收费、定期上门健康检查……除了像罗超高这样享受政府买单的老人,在天心区,普通的失能老人也可以自己掏钱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网点已经开始在长沙铺开,开设了生活照料、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法律维权五大类共30余项的系列服务,并采用市场化运作,由政府购买服务,基本实现了服务管理信息化、人员专业化、模式主动化、收费规范化。
建议
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巡视员方向新认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是中国社会即将面临的严重考验。解决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费用与生活照料问题均需采取多元化的办法。在生活照料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办和民办的养老机构,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同时,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孝道传统,强调家庭对失能老人的照料,特别是解决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
他还建议,通过社区照顾和家庭病床的开设,解决大多数失能老人一般性的照料护理需求。但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依旧需要通过发展养老机构,增加岗位需求来实现。
“由于人口基数巨大,对于任何一个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都是一种挑战。”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硕士、社会工作师刘战旗表示,在社会保障程度及社会福利高的国家,普通老人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公共养老资源,像香港的公办养老机构,所有符合条件的老人都能够通过排队免费入住。而对于长沙这样的内地二线城市而言,专业机构养老门槛高,反而是中小型的养老机构因为能够充分整合资源,降低养老成本,更符合有养老需求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他山之石
杭州西湖区推出“喘息服务”
从今年5月份起,杭州市西湖区政府推出一项名为“喘息服务”的项目,通过将老人接到养老福利机构或者派人上门,进行临时性的照顾,由此让长期照顾失能老人的家属能够得到喘息的时间,短时间歇息一下。
这项服务主要针对具有西湖区户籍且住在西湖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家庭,目前由政府支付服务费用。
发达国家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
为了解决失能老人的赡养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初步建立以长期照料保险为核心,服务机构为主体,服务标准和规范为准绳,辅之以家庭成员、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
这套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包括:一是适度发展老人社会服务机构,这是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载体。二是建立长期照料保险制度,例如德国和日本的社会保险模式、美国的商业保险模式。同时,政府承担失能老年人的部分长期照料服务费用。这是从制度上解决老年人的长期照料服务费用问题。三是健全长期照料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四是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
(饶丽)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