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通过中国人社部认证许可,拥有完善的资金监管体系,并采用业界领先的SaaS模式+云计算加密技术,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无忧保关心每个个体对安定美好生活的追求,基于微信端便捷操作,满足个体社保缴纳需要。
养老金并轨后退休待遇如何?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比企业职工更优越?
养老金并轨,是建立在养老金双规制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的养老金双规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是“单位人”,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国有企业实行改革,冲击了传统的劳动保险制度,企业开始城镇养老保险改革,并率先实行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差距。
企业单位职工在退休前每月以个人工资的8%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单位代缴20%纳入当地统筹账户,在职职工必须缴纳养老保险15年及以上,才能在退休时每月领取退休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每月不需要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退休后也能按时领取退休养老金。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领取额度大约为在职时的50%,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领取额度约为在职工资的80%~90%,一些单位甚至能达到95%,养老金替代率差距逐年增大。
养老金双轨制是对作出同等贡献的企业职工的不公,在改革过程中也体现出了较大的不合理性、不合法性。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以公务员、教师为主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的社会保险,退休后的养老金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在并轨前并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并轨后,需要按照规定的相应额度按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除了近几年新入职的年轻员工,很大一部分都是40岁、50岁以上的“老职工”,他们离退休的时间已经达不到养老保险要求的最低15年的参保时间,那么这部分年龄较大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如何缴纳养老保险呢?
养老金并轨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10月1日,如果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待遇不变,由财政支付,退休不受任何影响。
[1]?[2]?下一页
多渠道沟通,急速反馈,无忧保拥有10年以上社保服务团队,以最专业的知识解决各类问题。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