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经济学家Mr. Casper van Ewijk
和讯保险(放心保)消息 9月26日,2013中国养老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正式开幕。中外养老金领域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老龄化社会的应对及养老基金的管理等问题。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经济学家Mr. Casper van Ewijk在“养老金政策发展前景”分论坛演讲时指出,在欧洲,养老金计划并没有一个唯一解决方案,在不同养老金体系上有不同的区分,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支柱,有公共的、私人的等等。“荷兰有一个特别的体系,我们的第一支柱非常强大,我们有全覆盖的养老,还有一个私人养老部分。第三个支柱非常小,是私人储蓄部分,如果你看看他们的组成,也就是不同支柱间的平衡,你可以看到荷兰的第一、第二支柱几乎是同样大小,他们都非常的重要,而自愿性储蓄在第三支柱却非常小。”他指出,这在瑞士和英国也是一样的,但在其他的欧洲国家情况有所不同,现在由于欧债危机,他们可能更多关注第一支柱,他们需要有一个更多元化的体系,多支柱体系,就能够更多的抵御风险和危机。
以下是Casper van Ewijk的发言实录:
大家好!因为我必须要用英语来讲,我的中文不是太好,基本属于零,但我希望能够把演讲讲得很出色。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我来自荷兰。我主要给大家谈一下荷兰的养老金改革,可以看看对其他国家有哪些借鉴作用,特别是对中国来说。我是Netspar的一部分,这是由荷兰政府来支持的研究机构,我们所做的项目就是对国际上的养老金体系进行比较,这是一个研究性网络体系,在欧洲都有分布,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在中国也设立一个分支点。
在欧洲的角度来看,养老金计划并没有一个唯一解决方案,在不同养老金体系上有不同的区分,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支柱,有公共的、私人的等等。你可以看到在这里有很多的多样性,在不同的欧洲国家之间荷兰处在这里,它有一个特别的体系,我们的第一支柱非常强大,我们有全覆盖的养老,还有一个私人养老部分。第三个支柱非常小,是私人储蓄部分,如果你看看他们的组成,也就是不同支柱间的平衡,你可以看到荷兰的第一、第二支柱几乎是同样大小,他们都非常的重要,比如自愿性储蓄在第三支柱非常小。在瑞士和英国也是一样的,但在其他的欧洲国家情况有所不同,他们更多关注第一支柱。现在有欧债危机,他们可能更多关注第一支柱,他们需要有一个更多元化的体系,多支柱体系,就能够更多的抵御风险核危机。
去年荷兰养老金体系根据某项调查是全世界最好的养老金体系,排在之后的是澳大利亚和丹麦,我们有非常好的第二支柱,你可以看到这是强制的,它有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机构,一个保险的公司来进行管理,我在大学里工作,这样我就自动加入了大学养老金体系。而个人储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部分。问题是现在我们的排名下降了,丹麦被排在了第一位。原因是荷兰的指数还是比较高了,大约是79%,而丹麦现在已经比荷兰高了一些,这并不与替代率、充足率有关系,而是与可持续性有关系,因此人们担心养老金体系会有担忧,我们有些问题,我会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会排名往下降,可能我们还会往下调,但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荷兰经济并不是发展非常好,比如这是GDP指数在2008年的情况。我们可以把荷兰经济和其他欧洲经济相比较,以2008年作为一个基线,荷兰比德国要低很多,德国向中国的出口非常强劲,所以受益很多,而其他的欧洲国家要比荷兰做得好,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养老金体系,我想确实在养老金体系和荷兰经济为什么不是很好是有一定联系的,养老金体系的变化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情况。
我们简单看一下第一支柱的情况。在荷兰平均每户要为他们老龄化付很多钱,比如公共养老金占工资18%,职业养老金是12%的比例,同时要支付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对老年人来说是11%,同时还有一个长期性养护费用也是非常高的。我在荷兰有一个非常长的长期性养护计划,很多的荷兰老年人他们都是住在养老院,这非常的昂贵,因此平均而言,我们的工资的50%得有一半都是划在和我们养老有关系的支出上,这将会在未来造成一个问题。你可以看一下荷兰,荷兰是紫色的线,大家是差不多一样的运行规律,大约比中国要提前20年,我们的起点比较高,在荷兰我们的老龄化也非常的严重,这会对我们的社会造成影响,美国这里比较平,全世界的平均线更加平缓,而荷兰的寿命比较长等等。
换句话说在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在寿命方面和赡养率方面,特别是在农村变化要比平常城市要大,这在中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同时,我们做了一个对未来的计算,到2040年的计算,我们发现对于公共养老金的支出将会从18%提高到30%,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而职业养老金将会是12%,在过去几年中按照趋势我们看到医疗保险方面的支出将会增加,如果你年龄越来越老,什么都不做,长期养护的费用也会显著提高,现在我们工资50%都花在和养老有关的支出上,这些红色的部分将会翻倍,这个体系将不可持续,我们都知道荷兰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这些问题,这就是关于医疗保险和公共部分,我们把退休年龄从65岁变成了67岁。提高退休年龄来说,是很有争议的,也是很敏感的问题,这和中国一样。但最终大家被说服了,最后还是活的越长,工作时间还是长一点更好,这一点主要和人均寿命有关系。从2015年开始,寿命如果延长,肯定会相应提高退休年龄。这样的话,我们所谓的领取养老金的岁数大概是15年,我可能在68岁左右退休,如果你现在年轻的话,你未来的寿命更长,所以,计算一下20年以后在2050年,在荷兰可能会到70多岁才会退休。所以,新的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可能工作时间会更长,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第一支柱能够可持续的维持下去。
但对于养老长远来说还是有一个问题,这儿政府采取了一些非常激进的措施,我们现在从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的制度转变到地方上的社会资助系统结合在一起,这样对所有人都提供保障,不是一个普惠制,但是我们的确还是在地方层面提供一些帮助,以及一些特殊的人群,长远来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非常冒进的变革,在这方面有很多人抗议政府的做法,不管怎么说我们还在往前走。
我们看一下我们的第一支柱,什么结论呢?它是非常强有力的,覆盖面比较广,防止了冲突,并减少了贫困,但前提是你至少要在荷兰住多少年。当然年龄老化的问题也是一个弱点,还有其他的风险,主要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不行,就会有政治风险,你的退休金也会有风险。这就涉及到将来的年轻人是否会养我们,如果政治动荡的话。
我们看看第二支柱是什么样的,就将这种风险进一步的分散,我们看看第二支柱。
第二支柱和第一支柱一样重要,这是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基本上差不多,第二支柱不断的壮大,这个是来自于储蓄方面的收入。最后在退休以后还工作的,这是非常小的一个比例。
刚才我们提到好几遍了,我们GDP的140%是注入第二支柱,这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是独立政府以外的一些私人领域的退休金了,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等是属于中等,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都是比较落后的或者数据不足。
它的强度也是很大的,它能涵盖各个人口,荷兰很多人自谋职业,特别是年轻人不喜欢体制内,他们自己找工作,这部分人群没有得到覆盖,这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退休金基金,有些比较大的集中度比较高,现在它有400多家,他们的形式也不一样,有行业性的,有一些企业的,还有一些行业组织,所以,它是多元化的。我们看它的总资产,这主要是在行业的退休基金,他们管的规模比较大,在医疗行业这些从业人员的退休基金非常大,所以,以行业为基础的退休基金是占到主导。
退休金的种类主要是确定收益类的,确定收益的现在也存在一个问题。首先它也是非常强大的,它是强制的,覆盖面比较广,所有人都有收益,个人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不像401K里会有投资失误,这里面不会,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选择。另外,它的管理也是分散的,不是集中的。它们自我筹资,主要是雇主和雇员间的一种合作,但是作为荷兰,对于现代的退休金制度有很多的争议,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年人来讲,我们这里有一个荷兰最大的政党,他们不太信任现在的退休金制度,年轻人也很不满,也不喜欢现在的退休金制度,他们认为他们干活是为了养活老年人,老年人说我工作了一辈子,现在退休金却在下降,所以,现在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的规则不太明确,我们需要具体的来明确什么样的规则,这是其他国家给我们的一些警报。我们对退休金的期望值太高,退休金之间的沟通不够,老年人认为有80%的替代率,但现在这个替代率在消减,这也是社会问题。
另外与此相关的是工资总额与退休金债务间越来越拉大,原来比较小,现在2000年以后它的负债越来越高,所以,过去很容易一旦出现了空帐,在职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往里面充值,但未来就很难了。看看这条曲线,这是我们说做实的比例,一开始比较高,后来是欧债危机,欧债危机以后下跌,股票市场也下跌,现在大概是100%左右,这是最低的标准了,它的做实率应该达到150%左右,目前充实率比较低,为什么这么低?有两个原因,一是股市下跌,更重要的一点利率也在下跌,因为欧债危机,现在利率只有2%,如果这个下跌,它的退休金负债就高。过去这些年退休金消减,很多基金规模也在缩小,这就是很多人认为现在的退休金制度不太安全的原因。
我们看看这是一个退休金缴纳的情况,我把它提高,在2000年以后,从10%提高到15%,你的工资总额原来是10%,现在15%,税增加5%,这对经济是一个很大的影响。我们看看缴费率,进一步提高直到现在的水平,如果看看我们的消费率也是同样一个曲线,我们认为如果就业率越高,它的退休金缴纳越高,这和宏观经济相关,所以,这两个曲线几乎平行。
我认为退休金的问题的确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我们看看经济增长率的这条红线,红线基本为零,太低了,所以,失业率和这个平行,但经济增长率相当低。这个曲线前面给大家看了,在欧盟范围内表现很差,退休金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从确定收益的角度看看是不是可持续发展,我们眼中的挑战,因为它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体面的退休金,刚才我们探讨了这一点,我们需要对我们的资产获得足够的回报,做到这一点,你应该投资于风险资产当中,才能获得收益。比如说股票,证券,但是这是有风险的,股市是震荡的,谁来承担呢?当然是年轻一代了。但你不要转嫁到年轻人身上,你也不能转嫁到缴纳费率,就会影响到宏观经济了。如果股票资产波动,解决方案是你的退休金水平也应该震荡波动,所以,后来就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以存款和其他的方式,替代率达到70-80%,但是现在我认为我们用了这笔钱去投入股市,有时候运气比较差,所以,因为我们有第一支柱是个体面的保障,第二支柱可以冒点风险投资于股市,这是目前的现状,我们正在引进一种新的合约,叫做确定的收益率,和固定的缴费结合在一起。但是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的保证它的回报率,所以,这种混合的系统能够保证财务收益,但是还取决于投资的回报。如果每一个人因为医疗方面的创新,每个人的寿命延长5岁,当然这是个好消息,但是你的收入一直这样,所以,寿命延长是一个主要的风险,你如果是追随一种混合型的制度,你可以让年轻人来付这个,我们现在正在过渡阶段,很多人在怀疑的态度,有些人会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我们是不是会拿到更多的基金呢,工会认为这是赌博性的基金,很多人对此很质疑,引起了很多争议。我们在中央计划局怎么做呢?我们这是政府机构了,是经济部下面的一个机构,我们做了一个跨代的计算,看看从旧制度到新体制的过渡怎么会影响到各代人。如果你从出生开始住在荷兰,比如从十九世纪早期,大多数人是上世纪中期出生,按照计算你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你的收益是如何的,你看到这将会让荷兰人对新的体系产生更多的信任,你可以看到对于这一代的人来说,在二战之后出生的人员来说,可能收益会更好,对更年轻一代的人可能会有一些损失,这是一种零合,这个趋势会持续,但是它的影响,会对前一代有20%的增加,对年轻一代有20%的损失,它是零合的,以此为基础的跨代的计算,因此我们要确保年轻一代受到的损失并没有那么多。
这就是我们从DB走向DC,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完全缴费的体系,在这里有三个可以吸收的经验。我们已经强调过,在今天一个多支柱的体系有很多的优势,这是一个补充性的养老金体系是很重要的,它也分散风险,我们可以在欧洲看到很多的国家,它必须要大幅度的减少公共养老金,因此制度的多元化是很重要的。在欧洲,比如说欧洲政府的信用风险。同时你可以继续去推,你想想各个国家金融市场,比如公司需要融资,我们认为养老金可以派上作用,因为银行会有问题,特别是欧洲的银行,而养老基金如果很好的动用的话,对各代人来说都会帮助他们分散和减少风险,因此多支柱的体系是一个好的体系。
养老金体系是有风险的。在这里我们还考虑到通货膨胀,养老基金是要面对风险的,这样的话就是在你的一生周期中最优化你的收益。荷兰以前都在否认这个问题的存在,我们说不用担心你的养老金,我们认为一切都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我们需要直面养老金所面对的风险,我们还需要能够建立制定规则,来减少危机的冲击,一旦发生危机的时候,就会很好的分散风险。
我们必须建立个人帐户,我非常支持建立个人帐户,并且把它纳入到一个混合型的养老金体系中。我认为对于经济来说,这能够帮助经济学家更好的分析预测,能够让老百姓知道改革能够带来如何的好处。
最后我想说,要建立一个制度你需要一些强制力,这是很多国家的经验,我们在这里有很多的税收优惠,仅仅靠养老金体系是不够的,你需要有一些强硬的手段,在欧洲其他的国家也是这样,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你还可以采取一种软性手段,以帮助配合这些硬性的手段。在荷兰我们没有任何的选择,我们是一个强制性的体系,我并不认为这最终是可持续的,因为年轻人希望能够获得选择,我们需要考虑是否一个人拥有住房,如果你看看其他的国家的话,还有其他的方法,包括澳大利亚有一样的体系等等,你在那里的体系强制力比较低一些。在美国它有401K体系,政府出台越来越多的指南等等,自愿性的指南,减少它的强制性。
这是我的三个结论,我就说到这里,我希望年轻一代未来能够更多受益于养老金体系,现在我把时间留给大家。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