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完善社保制度、规范劳务派遣、根治欠薪顽症

2018-05-24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今年全国两会,关于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完善社保制度、规范劳务派遣、职业病维权等劳权话题,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引发了广大职工的热议。大家在叫好的同时,更是对制度“落地”充满了期待。【社保改革】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已不容等待声音: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在谈到养老金“双轨制”问题时表示,应当改变这种不公平的格局。他希望能够尽快分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同时对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企退人员中与机关事业单位具有相同身份与工资水准的老年人,给予相应的补偿。全国人大代表鲁冠球也认为应当取消养老金“双轨制”。他建议,在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发放水平的同时,将公务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实行与企业职工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在养老金的缴纳、享受上实行相同的制度,使养老“双轨制”走向并轨。反响:“你看现在企业退休职工和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工资要差多少啊!同样都是那么长时间工龄,企业职工付出的劳动不比事业单位的职工少,凭什么退休养老就天差地别呢!这也太不公平了!”说到企业职工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之间的差距,原绘图仪器总厂退休的张阿姨一连用了几个惊叹词。当记者表示这次全国两会,这是个热门话题时,张阿姨表示太有必要了:“虽然这几年我们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也加过几次,但怎么加也不可能赶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说实话,现在这点养老金用起来还是有点"抖豁"的,不能生病,不能有大开支,不然肯定不够。再说那些机关事业单位的,本来各种保障就多,养老金还要翻我们几倍,就算有差也不能差距那么大吧。”张阿姨认为,其实这是个老话题,也不是今年刚提出来的,只是从来没受到过那么多关注,可见政府是开始重视这件事了,但愿最后能真正改革到位,让他们这些企业退休职工也能“享一享福”。【治理欠薪】根治欠薪顽疾需磨亮“法律利剑”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立勇在审议“两高”报告时建议,要根治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拖欠问题,还需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以“法律利剑”彻底斩断“拖欠之手”。张立勇代表建议,要完善立法,从法律体系上遏制拖欠问题,比如,规定建设单位开工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缴纳工资保证金;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对欠付工资承担连带责任;规定建筑领域的工资发放采取“周薪制”,对于建筑企业无故超过四周仍未支付工资的,处以拖欠数额十倍以上的罚款,并停工整顿;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等。反响:在建筑工地工作的袁师傅告诉记者,去年7月他们完成了一项建设工程,可一直等到12月,单位都没有给工人们发放工资。最后建委出面,他们才讨回了应得的血汗钱,可以回家过个安心年。“我觉得那个单位开工前先缴保证金的提案就非常好。这样一来,单位即便拖欠了我们的薪水,我们也不怕了。毕竟单位不管,政府部门会管。”袁师傅同时表示,像这种恶意拖欠工资的单位就应该受到严惩,但现在好像被判刑的没怎么听说过,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但他相信,如果能像代表建议得那样操作,一定会让一些不法企业有所顾忌,对他们来说,是件大好事。【减税增收】关键在于“两个提高”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易敏利在“两会”期间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调高、扩中、提低的改革方向,这三者是有关联的,调高和提低都能起到扩中的效果。“调高、扩中、提低”需要统筹推进,打出“组合拳”。包括调整部分垄断行业尤其是高管人员的过高收入,提高个税起征点,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全国人大代表王明辉提出,“结构性减税”对缩小收入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财政政策,对结构性减税制定一揽子计划,明确路径图和时间表。还有代表建议,继续大幅度提高小微企业的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反响:在国企担任技术工人岗位的徐先生坦言:“其实,我一个月赚8000元不算少,但各种费用一开销,每个月最后也剩不了多少。”他的感慨引起周围一些同事的强烈共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许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境况和心态。徐先生给记者算了笔账,房子要还贷款、孩子的教育费用让人吃惊,如果生了大病,或是以后养老的费用,这些花销他根本想都不敢想,有了这些束缚,徐先生说,就算工作再不如意,都不敢轻易“动弹”,不然靠什么来养家。所以,当听到有代表提出“结构性减税”的建议时,徐先生表示非常认可。“我觉得政府报告里说得很明白,一个是要有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一个是提高个税的起征点,如果这两项能落到实处,应该以后日子会好过些。”【用工对策】建立稳定工作岗位基金破解用工荒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沈建军在今年“两会”上提交议案《关于建立企业稳定工作岗位基金的建议》,呼吁从制度上破解“用工荒”难题,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沈建军建议,建立企业稳定工作岗位基金,按照工作满5年以上的员工国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组成统一管理的基金,基金的规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扩大并进行专项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主动留人的积极性,减少社会流动人员,提高就业率,保持企业员工的相对稳定,更重要的是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基金还可以解决部分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提前退休的人员的补偿,提高企业生产力的质量,减轻企业的压力。反响:上海劳动咨询事务所咨询部副经理张伟在得知这项建议时表示,这种提法和视角都挺新颖的,说明我们的人大代表已经关注到老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应该善待员工。“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我觉得有一个提法很好,就是企业要开始考虑转型问题了。以前纯粹地依靠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是无法长久继续下去的,必须要寻找一条自主创新的、有技术含量的出路,这就需要企业具备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张伟同时指出,正常的人员流动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需要,在正常的流动中,企业要留住想留的员工,除了依靠现金奖励以外,还应该更多地依靠企业提供一个规范的用工环境,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伤保护】打通职业病人维权绿色通道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戎光道建言,职业病的问题就应该坚持“谁用工,谁负责,谁监管,谁赔偿。”现在的问题就是违法成本太低。他建议借鉴汽车保险的操作思路,“职业病人报告的越多,社保缴费比例就越高,一年统计一次,社保和安监要对职业病发病数、发病情况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对于超过发病人数占职工总数比例底线的,他建议关停生产线。”如何让职业病人“应保尽保”,终结“十赔九不足”现象。戎光道认为,现行工伤保险要赔付,但不足部分企业必须足额偿付,应当打通职业病人司法诉讼的“绿色通道”,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病人的民事索赔权利。全国政协委员盛昌黎则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完善体制,针对职业病患者的维权困境,职业病诊断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与此同时,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提高职业病诊断鉴定的公信力。反响:房女士在一家五金厂工作,去年因在作业过程中接触化学清洗剂“去克隆”,她患上职业黑变病。她已于今年1月做了工伤认定,可单位至今不愿赔钱。高昂的治疗费让房女士不敢想后面的生活如何继续。采访中,房女士说道:“我们也只是打工的,对于法律流程也不了解。只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事,拿到钱好继续看病,打官司太耗钱耗时间,除非有"绿色通道"。”当记者告知代表提出的建议时,房女士连忙表示,希望快点执行,能帮她尽快摆脱困境。“如果代表的建议能成现实,那以后应该就不会出现单位不申报,职业病就不能鉴定的事儿了。”房女士的言语中仍透露着一丝期盼。【规范派遣】鉴定“三性”纠正滥用乱象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欧成中建议,劳务派遣必须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加以利用。欧成中表示,时下,劳务派遣几乎成了同工不同酬的代名词,甚至个别不良的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各种违法行为。为此他建议,国家应该完善相关法规,制定实施细则,对哪些属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做出明确界定。另外要强化监管,规范用工行为,对同工不同酬,超时加班,欠保欠薪,非法职介,维权不畅的情况进行专项治理。提高门槛明确资质标准,调整社会保险缴费标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反响:“现在的劳务派遣公司是该好好整顿整顿了。”听闻此次全国两会关于规范劳务派遣问题的建议,上海市三方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徐明朗这么感叹到。徐明朗说:“劳务派遣本身并没有那么多问题,关键就在于用得不规范,比如劳权上期讨论的女职工休产假时,劳务派遣就可以发挥""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作用,但现在的情况是,该用劳务派遣的时候不用,不该用的地方却到处都用派遣工,对于这"三性"的定义都是按照对自己有利来解释,劳动争议不断。所以我认为,在加强制度规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管,让那些浑水摸鱼不具备资质的劳务公司无法生存下去,让劳务派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异地参保】解决流动就业人员参保难声音:全国政协委员王海波表示,流动就业人员异地参保面临困难,可通过4种办法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他建议,通过4种办法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一是抓紧制订完善跨地域接续社会保险的办法,切实解决流动就业人员难以便利地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二是尽快统一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三是尽快出台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衔接的办法,努力把更多新一代农民工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四是待遇计算办法要简洁明了,使参保人清楚参保缴费与自己年老以后的待遇是如何挂钩的,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和农民工参保积极性。反响:《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编周斌表示,社保制度的完善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且重大的“工程”。周斌介绍说,就上海的情况来看,本市早在2009年之前就有了一些规定,上海可以进行医疗费用异地结算,但结算和接续还是有很大差别,只能说先行进行了一些尝试。而后,在2009年,本市人社局又拟订了社保跨地域接续的办法,明确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规范。到去年《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之前,外地城镇户口的职工已经可以在本市参加城镇保险了,外地非城镇户口的职工则少了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异地参保。《社会保险法》的实施,是在建立全国社保的平台上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本市也明确了"三险"要向"五险"过渡,接下去的工作就是进行逐步完善,以完全实现异地参保。“我记得以前有个很有名的案例,一名职工先在南京打工,后来又到深圳工作,结果既不能在南京养老,也无法在深圳养老,如果社保实现全国统筹,届时,他可以在南京与深圳间选择任何一个地方养老,我们也由此能看出社保制度完善的重要性”。周斌说。李轶捷;徐文斌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社保社保制度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