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吴瑕) 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不仅被企业办理了“退休手续”,还从企业推向了社会化管理,在昨天举行的市人社局群众接访中,在市某医药公司工作多年的卢阿姨向接访负责人进行了投诉。
对此,市人社局副巡视员陈玉元表示,正常情况下,企业职工退休后,都应转为社会化管理,这一做法不仅减轻了企业社会事务负担,万一哪天企业关停并转,也能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权利。卢阿姨遭遇的个案,可能是其企业与她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
不知情便被转至社会化管理
在接访活动中,卢阿姨表示,她今年已经63岁了,1986年到市内某医药公司工作,按规定2000年就到了50岁的退休年龄,可办理退休手续,但所在的企业一直没有通知她前往办理退休相关事宜,仅仅通知她的丈夫帮其领取退休证。而让卢阿姨气愤的是,在未签署任何协议的前提下,她被公司转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这样一来,每月300多元的企业福利,就我没得拿!”虽然如今卢阿姨早已正常领取退休金,但她质疑的是为何用人单位可以不经她本人同意将她转至社会化管理。
对于卢阿姨的诉求,陈玉元表示,按规定,“男职工年满60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退休的,由其所在单位填写《职工退休审批表》,报县级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由县级社会保险(放心保)部门核定其养老保险待遇。”根据2004年出台的《广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工作程序》中明确,企业退休人员、关破企业离岗退养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必须由本人、用人单位以及退管机构三方共同签订《广州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议书》,否则将无法完成操作。但卢阿姨是在2004年之前完成了转交,因此市人社局相关部门将向用人单位核实情况后,再做协调。
退休后入社会化管理更有保障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是指将企业的退休职工(含符合退休条件的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由区、街设立的退休职工管理服务机构承接,把退休职工由企业管理转为按户口所在地的社区管理。目前广州市企业退休人员74.5万人,其中纳入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65.14万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87.44%。
“正常情况下,企业职工退休后,都应转为社会化管理。如此做法,不仅减轻了企业社会事务负担,万一哪天企业关停并转,也能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权利。”因此,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卢阿姨觉得转作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无法享受企业福利“亏了”,但从长远看来,退休人员转为社会化管理是更有保障的做法。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