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但是这51%的城镇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获得所在城市的户籍,由于没有户籍,这部分人及其子女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着和本地居民不一样的服务。
为什么地方政府不愿意给他们提供公共服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成本考量,有研究表明每个农民工的城市化需要10万元的成本。但是在目前的制度下,外来人口对地方政府来说是“免费的午餐”:他们在当地贡献了GDP和财政收入,但是地方政府却不需要给他们支付公共服务的成本。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想法,也是本地户籍居民的意见。据中国社科院的《2012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的研究显示,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村外来务工人员仍然存在一定的社会排斥心理,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汕头等流动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在是否允许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城里上公立中小学的问题上,有22.94%的城市居民认为,要对城市公立学校上学的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条件有所限制;10%的居民认为,农民工的子女只应当到务工子弟学校上学,或留在原籍的农村上学,不要到城市里来挤占教育资源。
但是,这种“免费午餐”可以持续吗?很难,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城市的老龄化。以上海为例,老龄化与少子化,使得上海的养老保险面临巨大的压力,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是,虽然上海的人均GDP是全国第一,但上海退休金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让养老金正常运转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更多的人进入这个体系来缴纳社保。那些在上海就业的外地居民是最好的对象。据统计,2011年末在上海就业的外来常住人口达935.36万,平均年龄为31.6岁,其年龄构成远胜户籍人口。不过,目前的公共服务体系却使得很大一部分本来可以缴纳社保的常住人口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而那些小商小贩,他们无需缴纳社保,也找不到机构缴纳社保。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即便缴纳了社保,也无法从这个体系中受益。
也正是这个原因,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在对待公共服务上有着严重的分歧和对抗:在对公共服务的内容上,外来人口担忧他们给本地缴纳的社保无法享受,而本地居民则担忧他们的到来会挤占教育和医疗资源。那么,如何化解这个冲突?在我看来,让外来居民享受本地基本公共模式是一个好的选择,一句话来说,那就是“用社保换教育和医疗”。
对城市居民来说,教育和医疗被挤占是看得见的利益受损,但是社保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却是隐性的。不过,如果从政府的财政支出来看,养老金的压力才是真正的压力,教育医疗的支出都是小问题。对于外来常住人口而言,社保是几十年后的事情,而教育和医疗则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双方只要在这方面能谈拢,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