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新楚商》:湖北:响应中央改革措施医保改革在行动
《新楚商》杂志记者 | 曹巍
为了贯彻执行中央有关社保重大问题的改革决定,2013年12月3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个人账户使用功能的通知》,通知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今后,医保个人账户可用于购买家用医疗器械及耗材的费用,也可为家属支付医疗费用和缴纳医疗保险费。
省人社厅医保处负责人解释,以往医保卡只允许个人使用,本次放宽后,有条件的地方可允许参保人员用个人账户资金为家属支付医疗费用,为本人和家属缴纳医疗保险费。
《通知》规定,对于已办理异地安置相关手续的退休人员,其个人账户余额经本人申请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此后的个人账户配置资金经本人申请可以定期支付给本人。
对于跨统筹地区就业或其他原因流动的参保人员,在办理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时,经本人申请可将个人账户余额支付给本人;因故不能办理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或转移接续后无个人账户的,经本人申请可将个人账户余额支付给本人。
湖北省人社厅还表示,本次医保卡使用范围放宽后,将给使用者更大的权限。但同时,也会加强对个人账户资金使用监管。如: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督,严查处理利用个人账户串换项目、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等违规行为;并规定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凡使用个人账户资金买卖规定以外商品的定点零售药店,一律取消定点资格。
他山之石
《新楚商》:加、澳、美:延长退休年龄“小步慢跑”
《新楚商》杂志记者 | 曹巍
为了了解国外养老保险的具体情况,记者利用网络使用MSN联系了定居加拿大多伦多的大学同学王先生。据王先生介绍,由于加拿大联邦政府财政预算吃紧,加拿大政府日前准备把养老金的启动年限从65岁提高到67岁。不过,为了体现公平,加拿大政府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退休年限的延长将从2023年开始,并在之后6年的时间内逐步完成;同时规定,生于1958年4月之前的人将不会受到新规的影响。
据相关资料显示,实际上许多财政紧张的发达国家都采用这种“小步慢跑”的做法。像澳大利亚将女性的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采取的办法是每2年提高6个月,因此虽很早就实施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但直到今年(2013年)才调整完毕。美国的做法是每年推迟一个月,从65岁调整到67岁,需要24年才能完成。
《新楚商》: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运华
《新楚商》杂志记者 | 曹巍
“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金融问题,希望有更多商业机构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运华认为,解决养老问题需要政策引导和政府扶持,做好基础公办养老的托底作用。
他表示,我国国情决定了仅依靠政府解决养老问题是不现实的,激活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构建多种形式的养老体系才是出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但商业机构进来后,必须要有创新和突破,否则不能持久。”向运华说,只有更多的机构进入养老业,才会有更多新型的养老形式涌现出来。
目前,社会上主要的养老模式有传统养老院、公寓养老、家庭养老,以及新近起步的社区养老。然而,由于投资和运营主体不同,常出现高端养老住不起,低端养老又排不上的问题。
对此,武汉大学风险管理中心博士李毅认为,中国养老产业的经营模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纯粹投资型”的经营模式,二是“投资+运营管理型”的经营模式。第一种模式的障碍来自于现行政策,养老社区的建设用地不同于商业地产的开发用地,不得随意市场交易。第二种经营模式的障碍来自于养老管理机构与开发商的对接。尽管有些养老社区开始聘请国际知名养老管理机构从事养老社区管理,但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Q&A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
《新楚商》杂志记者 | 曹巍
Q=曹巍
A=董登新
Q:有媒体报道,延迟退休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有专家(如武大的邓大松教授)称暂时行不通。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既定的事实,您认为现在推行养老改革的国内条件具备吗?还有那些不成熟的环节需要注意?
A:延迟退休年龄不能一步到位,更不能搞突然袭击,它应该提前一、二十年开始部署。渐进式延迟退休有两层含义:一是“小步早走”,现在就应该正式拿出具体的延迟退休方案;二是“小步慢走”,从某一年开始,每年小幅等距延迟退休年龄,比方,每年延迟退休年龄2个月。中国人口老年化正在加速,我们必须尽早拿出延迟退休的正式方案,不能再久拖不决或犹豫不定。不过,延迟退休年龄最好能与弹性退休制度配套,也就是在延迟退休年龄的同时,设定最早允许退休年龄。比方,当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时,最早允许退休年龄可设定为62岁。
Q:养老改革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比如: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的统筹、公务员与企业养老制度的并轨、社保缴费费率的调整、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充等。
A:养老金改革的最大难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覆盖面与参保率低下,比方,许多农民工及中小民营企业工人大多被雇主排斥在社保体系之外,如何将他们强制纳入社保体系?二是统筹层次低,全国统筹难度较大,除非以税代费。三是雇主补充养老(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规模狭小、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社保独木难支。除此之外,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
Q:养老改革涉及到多方利益,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各种问题和阻力?
A:养老金制度改革,政府首先要向自己利益开刀,尽早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社保体系,真正实现城镇养老金并轨,从而提高社保在城镇的覆盖面和参保率,从而提高社保的支付能力。
Q:在养老改革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应怎样做才能使改革顺利平稳的推进?
A: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三条腿的板凳”:第一条腿是国家的社保,它为参保人提供底线保障;第二条腿是雇主的补充养老,它为雇员提供额外补充福利;第三条腿是家庭养老储蓄,包括商业保险、证券投资、自有房产等。解决中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必须从体制结构上进行调整,三方共同协作发力。
Q:据报道,人社部正加快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中国社保体系长期实行“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人员分别执行两套养老金制度,养老待遇差距悬殊。有关专家认为,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必涉及到“并轨”,您认为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人员“并轨”有可能吗?一旦并轨势必会涉及到多方利益,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各方利益平衡?
A:养老金并轨从制度操作层面上讲,十分简单。并轨后的养老金基本架构是:城镇职工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这是制度设计上的公平。
Q:在中国,普通公民缴纳养老金的费用(含单位缴纳部分)占工资的28%,而公务员无须缴纳。但退休后,公务员退休金却是普通职工3倍,其退休金由纳税人埋单。对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A:目前我国公务员仍然推行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退休制度,而城镇职工则实行的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两者确实存在制度上的不公平,急需尽早将公务员纳入社保体系中来。这既是制度公平的需要,也是社保可持续的需要。
Q:对于媒体报道的“3800万人选择中断缴纳社保”这种现象,您有何评论?
A:中断社保缴费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失业不能缴费;其二,换单位不再缴费;其三,缴费满15年不愿继续缴费。第一种情形是正常的,第二种情形应该由新雇主继续缴费,第三种情形是傻子,因为缴费年数越长,退休时养老金给付越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贯彻社会保险法的精神,真正确保社保制度的强制执行?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