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新华网重庆2月20日电(记者李松)春节之后,几乎形成“惯例”的农民工“招工难”又在各地上演。面对越来越紧缺的劳动力资源,不少地方都提出要用待遇留人、用保障留人。记者近日在用工大市重庆采访发现,要真正使农民工安心就业,在一些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为例,虽然在政策设计上,目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放心保)、居民养老保险都已对农民工开放,但对一些农民工而言,却出现了“居民养老保险不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门槛较高”的问题,两张“社保网”难以兜住农民工。
在重庆,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运行,缴费标准一致、政府补贴相同,统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重庆江津、合川等农民工用工大区,记者先后采访了近40位农民工,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不到10人。不少人称居民养老保险虽然缴费不多,每年只需缴100—900元5个档次,但年满60岁退休后,基础养老金也仅有80元/月,不少人觉得这样的保障标准只是“聊胜于无”,很难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而对缴费基数高、保障标准也高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言,不少农民工也有自己的难题:一是认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门槛高,花费多,自己收入低,不愿花钱缴社保;二是一些青壮年农民工认为,社会保险要到退休后才能享受,中间隔了几十年,还没有参保的现实紧迫感。
重庆垫江县社会保险局副局长陈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垫江县,如果农民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最低每月缴纳300多元,最高750多元,一年下来,就需要3000—9000多元。这对于平均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的农民工而言,职工养老参保门槛相对较高。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保体系难以“兜住”农民工,可能加重农民工“短工化”、流动性高的问题,不利于稳定劳动就业关系。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有些用人单位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正好利用目前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不给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从去年12月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重庆璧山县、合川区一些机械制造、塑料制品企业。一些企业负责人介绍,在制造行业中,企业利润也就在5%—10%之间,如果为农民工办理城镇社保,用人成本上升很明显。有的中青年农民工自己也不愿参加社保,企业正好也乐得“顺水推舟”。
璧山县社会保险局副局长李川说,类似餐饮、建筑、保洁这样的服务行业,农民工流动性很大,不少人没有和企业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农民工社保参保情况可能更加令人担忧。
目前,面对劳动力资源出现结构性短缺,各地已逐渐认识到“谁留住了劳动力资源,谁就留住了发展潜力”。针对农民工就业新形势,不仅要用工资待遇留人,也要用保障福利留人,应该通过完善社保制度,在财力可承受的范围内,增加政府财力投入,增强养老保险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这样才能真正稳定农民工群体。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