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近日经省政府同意印发。规划称,滇中城市经济圈对于支撑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推进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就是要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制度对接、地区间公共服务待遇互认、公共服务要素趋同、公共服务转接顺畅、缩小公共服务差距、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
当前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面临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资源总量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异较大、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公共服务制度及标准不统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低、行政壁垒是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障碍等6个方面。
此次规划涉及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生活保障、就业服务、社会管理六大重点领域。区域涵盖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北部(泸西、弥勒、石屏、建水、开远、个旧、蒙自等7个县市)。
一体化时间表
2014-2016年 初步实现阶段
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社保服务体系
初步实现阶段,要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和示范效益,初步建立服务要素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完成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的编制,建立社会管理协调机制和联动制度等。实施医疗卫生领域诊治互认、重大疾病防控联合行动和资源设施共用等。重大体育文化项目建设统一规划,实施一批体育文化场馆建设项目。人口素质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7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2017-2020年 全面实现阶段
区域社会管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全面实现阶段,要推广初步实现阶段重点领域和体制机制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对不足和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和完善。实现教育、医疗卫生、社保、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内居民享受水平底线均等和无障碍享有。基层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全面联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对接;区域间公共服务制度基本健全,服务要素流转顺畅;区域社会管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社会协同管理机制运行通达,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行政问责不断强化,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经验和模式,对全省起到较强推动作用。
细节
区域教育资源共享
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首先要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统一规划和共享。初步实现阶段,要基本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全面实现阶段,要对可跨县、市、区和州市进行整合的学校,按照高起点、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跨区域整合,创办3到8所跨州、市优质重点中小学,在区域内实现统一招生和生源互相流动。
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初步实现阶段,要做到滇中城市经济圈各州、市重点医院,有1到2项重点特色共享医疗服务专项,建设相互联通的区域公共医药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居民电子门诊资料库,实现患者1次检查,多次查询诊断。全面实现阶段,要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医疗卫生技术的重点攻关和联合研究成果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源和信息共享,建立协同应急机制,并惠及居民。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中医院呈贡新区项目、楚雄州人民医院儿童专科、玉溪市儿童医院等,是州市级医疗卫生均等化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项目。
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共享
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初步实现阶段,要实现全区域图书馆异地查询、本地借阅和归还功能。全面实现阶段,要实施可在线阅读的电子图书馆示范项目,推进文体设施区域内居民的资源共享进程,全面推进学校和行业(单位)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昆明市8个县区图书馆、云南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楚雄)、红河州科技馆、陆良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是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共享的重点工程。
率先实施社保“一卡通”等
2016年以前,要完成滇中城市经济圈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县级全覆盖。2020年以前,完成滇中城市经济圈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乡镇(街道)全覆盖。
在滇中城市经济圈率先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中的应用,并逐步拓展到就业服务、劳动关系、人才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等领域。
云南信息报 记者 江枫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