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调查】谁动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这块“蛋糕”

2018-07-25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3月18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去哪儿了》一文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本该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到底都去哪儿了?真正拿走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又是谁呢?“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被谁套走了?

  乌鲁木齐市青海路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左)正在对辖区内在此打工者申请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进行核实。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赵肖艳摄影报道)

  调查:谁套走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近日,乌鲁木齐市各大社区的劳动保障站的工作人员们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在初次核实完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之后,还要进行三次不定时地入户核实,之所以多出了这些工作内容,是因为他们发现社区里有人“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灵活就业人员作为一种特殊就业群体,社会保障亦不可少。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样,灵活就业人员也有专属的社保。那么,到底是谁想拿走本该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

  在乌市天山区河滩北路附近一家社区对申请者的材料核实中,工作人员就发现了“猫腻”,该申请者填报的从业处,社区几番核实,都没有找到申请者邹女士。同时工作人员发现,和邹女士一样的虚假申报者,好几个人家里都是做生意的,而且经济条件优裕。

  其实从去年开始,社区工作人员就陆续在一些社区内,发现了有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而今年,情况有增多的趋势。

  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在这些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中,很多人都是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申请者都是朋友或者家人是个体工商户。

  长春路附近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符合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的人,也就是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以下简称灵活就业人员)是指:该类人员没有在任何组织中就业,也没有领取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在辖区内居住地从事自行车修理、服装织补、修鞋、配钥匙等社区服务性工作。

  显然,做生意人的家属们并不符合此标准。

  “像我们这种全职主妇,丈夫几乎都是做生意的,有赔也有赚,年轻的时候还能承担得起,最怕的就是老了以后生活没个保障。虽然可以自己缴费参加社保,但是如果有补贴政策,我们也想享受优惠政策,毕竟能少一点是一点。”对于自己虚假报备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邹女士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邹女士说,起初自己也有顾虑,这样虚假申报会不会被发现,可是做生意的朋友告诉她,大不了申请不过以后不申请就是了,又不影响什么。万一申请通过了,自己以后能够享受退休工作人员的医疗待遇,于是她犯了“迷糊”。

  无独有偶,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邹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几乎每个社区都有那么几个动歪心思的人,很多虚假申报者更是抱着“大不了申请不过,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这种报着侥幸的心理试一试的人,几乎在每个社区都存在着。

  负责这一辖区的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社保局和社区对“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越来越多的宣传,如今每年申请该补贴的人都在呈递增趋势,去年他们就接受了大约60余人的申请。每年两次的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还在进行中。

  至于在今年新收到的申请材料中,是否有虚假报备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还要经过再三地确认核实。

  探究:为何要占这种便宜

  “就算为了每个月国家补贴的200多元,申请者本人不是还要缴纳400余元吗?他干嘛要舍弃"大头"奔"小头"?”采访中,很多市民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此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缴费比例对于虚假申报者,或许也是不小的吸引力。

  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介绍,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灵活就业并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备案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放心保)的,可申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乌市现行最低标准补贴为216元。

  “如果一个人参加社会保险,每个月需要缴纳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最少需要616元。但是如果享受了社保补贴,仅养老保险就可以省下50%的费用,也就是在40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上,可以补贴一半的费用。这样,每个月只需要缴纳416元就可以了。而且,这还只是最低基数,因为如果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越多,相对应的补贴则越多。”

  而对于“4050”人员,则给予其实际缴费额的60%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非“4050”人员给予其实际缴费额的30%的养老保险补贴。对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三年期满或四年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一次性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介绍,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优惠政策可为参保人提供不少好处,所以想要趁着此机会为自己以后“谋福利”的人就会愈来愈多。

  为什么大家会越来越积极地想要参加该社保?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参加灵活就业社保这个服务平台,可以建立联接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及家庭责任的管理系统,并有一生一卡通天下、管终生的效用。在缴纳够一定年限后,可以享受退休人员医保政策和养老政策,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

  “我自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家里全靠老公一个人维持。我听说参加这种社保不仅以后医疗政策上有保障,还可以享受每个月216元的补贴,这样,我就等于有了双重保险。”家住鲤鱼山南路的李霞说。这或许道出了很多人为何会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原因,想着以后自己可以享受退休人员的待遇,又能在现行的社保政策中得到实惠,让李霞动了虚假申报的心思。

  说法:“三管齐下”杜绝骗保行为

  很多人或许只是想趁此钻些小空子,谋取一些小利益,他们认为,就算不通过申请,对自己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降低自己的诚信度。

  想要“谋福利”的人多了,负责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的工作量自然也增加了。如何在根源上防止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人员的出现,社区只能“各尽其招”。

  天山区新华南路社区工作人员说,采取的是三次“突击”核实。在不通知申请者的情况下,到申请者填写的个体工商户处进行走访,确认对方是否在此就业,然后对其进行下一步审核。

  相较于这家社区审核的机会多,高新区(新市区)南纬路街道青海路社区的审核,则显得更为“严苛”。

  “我们社区这样虚假报备、挂靠的人几乎没有,因为我们进行核实的机会只有一次。同样在不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去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只要在入户的过程中发现人不在,不管是以进货还是外出的理由,我们都一律不进行复审。”社区工作人员在对待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问题上,只能“以严待审”。

  在社区严格的审核下,今年虚假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第一时间被挡在了“门外”。

  对于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员,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站受理申请人的申请后,将会组织2人(实名制)以上的调查小组,对申报人员进行逐一实地调查审核,认真填写“社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情况现场核查记录表”,调查无误后应在社区政务公开栏内张榜公示5日,公示内容包括《乌鲁木齐市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表》中的内容和各社区举报电话,并照相存档备案;公示期间无异议的,由社区主任签字,盖社区公章后上报所在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录入《乌鲁木齐市劳动力市场管理系统》。

  灵活就业人员如转为失业或变更就业形式,应在转为失业或变更就业形式后的15日内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报告,不得故意隐瞒,骗领社会保险补贴。

  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发现有虚假骗取灵活就业社保的行为,经核查小组查实在申报的时间段内没有从事灵活就业,或存在其它不符合享受补贴要求的,将在全辖区予以通报,取消享受补贴资格,责令退还已发放的全部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并不得再次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3月18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去哪儿了》一文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本该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到底都去哪儿了?真正拿走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又是谁呢?“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被谁套走了?

  乌鲁木齐市青海路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左)正在对辖区内在此打工者申请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进行核实。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赵肖艳摄影报道)

  调查:谁套走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近日,乌鲁木齐市各大社区的劳动保障站的工作人员们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在初次核实完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之后,还要进行三次不定时地入户核实,之所以多出了这些工作内容,是因为他们发现社区里有人“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灵活就业人员作为一种特殊就业群体,社会保障亦不可少。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样,灵活就业人员也有专属的社保。那么,到底是谁想拿走本该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

  在乌市天山区河滩北路附近一家社区对申请者的材料核实中,工作人员就发现了“猫腻”,该申请者填报的从业处,社区几番核实,都没有找到申请者邹女士。同时工作人员发现,和邹女士一样的虚假申报者,好几个人家里都是做生意的,而且经济条件优裕。

  其实从去年开始,社区工作人员就陆续在一些社区内,发现了有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而今年,情况有增多的趋势。

  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在这些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中,很多人都是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申请者都是朋友或者家人是个体工商户。

  长春路附近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符合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的人,也就是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以下简称灵活就业人员)是指:该类人员没有在任何组织中就业,也没有领取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在辖区内居住地从事自行车修理、服装织补、修鞋、配钥匙等社区服务性工作。

  显然,做生意人的家属们并不符合此标准。

  “像我们这种全职主妇,丈夫几乎都是做生意的,有赔也有赚,年轻的时候还能承担得起,最怕的就是老了以后生活没个保障。虽然可以自己缴费参加社保,但是如果有补贴政策,我们也想享受优惠政策,毕竟能少一点是一点。”对于自己虚假报备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邹女士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邹女士说,起初自己也有顾虑,这样虚假申报会不会被发现,可是做生意的朋友告诉她,大不了申请不过以后不申请就是了,又不影响什么。万一申请通过了,自己以后能够享受退休工作人员的医疗待遇,于是她犯了“迷糊”。

  无独有偶,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邹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几乎每个社区都有那么几个动歪心思的人,很多虚假申报者更是抱着“大不了申请不过,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这种报着侥幸的心理试一试的人,几乎在每个社区都存在着。

  负责这一辖区的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社保局和社区对“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越来越多的宣传,如今每年申请该补贴的人都在呈递增趋势,去年他们就接受了大约60余人的申请。每年两次的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还在进行中。

  至于在今年新收到的申请材料中,是否有虚假报备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还要经过再三地确认核实。

  探究:为何要占这种便宜

  “就算为了每个月国家补贴的200多元,申请者本人不是还要缴纳400余元吗?他干嘛要舍弃"大头"奔"小头"?”采访中,很多市民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此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缴费比例对于虚假申报者,或许也是不小的吸引力。

  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介绍,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灵活就业并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备案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可申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乌市现行最低标准补贴为216元。

  “如果一个人参加社会保险,每个月需要缴纳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最少需要616元。但是如果享受了社保补贴,仅养老保险就可以省下50%的费用,也就是在40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上,可以补贴一半的费用。这样,每个月只需要缴纳416元就可以了。而且,这还只是最低基数,因为如果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越多,相对应的补贴则越多。”

  而对于“4050”人员,则给予其实际缴费额的60%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非“4050”人员给予其实际缴费额的30%的养老保险补贴。对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三年期满或四年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一次性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介绍,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优惠政策可为参保人提供不少好处,所以想要趁着此机会为自己以后“谋福利”的人就会愈来愈多。

  为什么大家会越来越积极地想要参加该社保?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参加灵活就业社保这个服务平台,可以建立联接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及家庭责任的管理系统,并有一生一卡通天下、管终生的效用。在缴纳够一定年限后,可以享受退休人员医保政策和养老政策,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

  “我自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家里全靠老公一个人维持。我听说参加这种社保不仅以后医疗政策上有保障,还可以享受每个月216元的补贴,这样,我就等于有了双重保险。”家住鲤鱼山南路的李霞说。这或许道出了很多人为何会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原因,想着以后自己可以享受退休人员的待遇,又能在现行的社保政策中得到实惠,让李霞动了虚假申报的心思。

  说法:“三管齐下”杜绝骗保行为

  很多人或许只是想趁此钻些小空子,谋取一些小利益,他们认为,就算不通过申请,对自己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降低自己的诚信度。

  想要“谋福利”的人多了,负责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的工作量自然也增加了。如何在根源上防止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人员的出现,社区只能“各尽其招”。

  天山区新华南路社区工作人员说,采取的是三次“突击”核实。在不通知申请者的情况下,到申请者填写的个体工商户处进行走访,确认对方是否在此就业,然后对其进行下一步审核。

  相较于这家社区审核的机会多,高新区(新市区)南纬路街道青海路社区的审核,则显得更为“严苛”。

  “我们社区这样虚假报备、挂靠的人几乎没有,因为我们进行核实的机会只有一次。同样在不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去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只要在入户的过程中发现人不在,不管是以进货还是外出的理由,我们都一律不进行复审。”社区工作人员在对待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问题上,只能“以严待审”。

  在社区严格的审核下,今年虚假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第一时间被挡在了“门外”。

  对于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员,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站受理申请人的申请后,将会组织2人(实名制)以上的调查小组,对申报人员进行逐一实地调查审核,认真填写“社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情况现场核查记录表”,调查无误后应在社区政务公开栏内张榜公示5日,公示内容包括《乌鲁木齐市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表》中的内容和各社区举报电话,并照相存档备案;公示期间无异议的,由社区主任签字,盖社区公章后上报所在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录入《乌鲁木齐市劳动力市场管理系统》。

  灵活就业人员如转为失业或变更就业形式,应在转为失业或变更就业形式后的15日内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报告,不得故意隐瞒,骗领社会保险补贴。

  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发现有虚假骗取灵活就业社保的行为,经核查小组查实在申报的时间段内没有从事灵活就业,或存在其它不符合享受补贴要求的,将在全辖区予以通报,取消享受补贴资格,责令退还已发放的全部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并不得再次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3月18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去哪儿了》一文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本该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到底都去哪儿了?真正拿走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又是谁呢?“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被谁套走了?

  乌鲁木齐市青海路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左)正在对辖区内在此打工者申请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进行核实。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赵肖艳摄影报道)

  调查:谁套走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近日,乌鲁木齐市各大社区的劳动保障站的工作人员们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在初次核实完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之后,还要进行三次不定时地入户核实,之所以多出了这些工作内容,是因为他们发现社区里有人“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灵活就业人员作为一种特殊就业群体,社会保障亦不可少。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样,灵活就业人员也有专属的社保。那么,到底是谁想拿走本该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

  在乌市天山区河滩北路附近一家社区对申请者的材料核实中,工作人员就发现了“猫腻”,该申请者填报的从业处,社区几番核实,都没有找到申请者邹女士。同时工作人员发现,和邹女士一样的虚假申报者,好几个人家里都是做生意的,而且经济条件优裕。

  其实从去年开始,社区工作人员就陆续在一些社区内,发现了有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而今年,情况有增多的趋势。

  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在这些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中,很多人都是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申请者都是朋友或者家人是个体工商户。

  长春路附近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符合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的人,也就是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以下简称灵活就业人员)是指:该类人员没有在任何组织中就业,也没有领取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在辖区内居住地从事自行车修理、服装织补、修鞋、配钥匙等社区服务性工作。

  显然,做生意人的家属们并不符合此标准。

  “像我们这种全职主妇,丈夫几乎都是做生意的,有赔也有赚,年轻的时候还能承担得起,最怕的就是老了以后生活没个保障。虽然可以自己缴费参加社保,但是如果有补贴政策,我们也想享受优惠政策,毕竟能少一点是一点。”对于自己虚假报备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邹女士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邹女士说,起初自己也有顾虑,这样虚假申报会不会被发现,可是做生意的朋友告诉她,大不了申请不过以后不申请就是了,又不影响什么。万一申请通过了,自己以后能够享受退休工作人员的医疗待遇,于是她犯了“迷糊”。

  无独有偶,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邹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几乎每个社区都有那么几个动歪心思的人,很多虚假申报者更是抱着“大不了申请不过,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这种报着侥幸的心理试一试的人,几乎在每个社区都存在着。

  负责这一辖区的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社保局和社区对“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越来越多的宣传,如今每年申请该补贴的人都在呈递增趋势,去年他们就接受了大约60余人的申请。每年两次的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还在进行中。

  至于在今年新收到的申请材料中,是否有虚假报备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还要经过再三地确认核实。

  探究:为何要占这种便宜

  “就算为了每个月国家补贴的200多元,申请者本人不是还要缴纳400余元吗?他干嘛要舍弃"大头"奔"小头"?”采访中,很多市民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此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缴费比例对于虚假申报者,或许也是不小的吸引力。

  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介绍,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灵活就业并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备案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可申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乌市现行最低标准补贴为216元。

  “如果一个人参加社会保险,每个月需要缴纳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最少需要616元。但是如果享受了社保补贴,仅养老保险就可以省下50%的费用,也就是在40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上,可以补贴一半的费用。这样,每个月只需要缴纳416元就可以了。而且,这还只是最低基数,因为如果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越多,相对应的补贴则越多。”

  而对于“4050”人员,则给予其实际缴费额的60%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非“4050”人员给予其实际缴费额的30%的养老保险补贴。对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三年期满或四年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一次性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介绍,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优惠政策可为参保人提供不少好处,所以想要趁着此机会为自己以后“谋福利”的人就会愈来愈多。

  为什么大家会越来越积极地想要参加该社保?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参加灵活就业社保这个服务平台,可以建立联接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及家庭责任的管理系统,并有一生一卡通天下、管终生的效用。在缴纳够一定年限后,可以享受退休人员医保政策和养老政策,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

  “我自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家里全靠老公一个人维持。我听说参加这种社保不仅以后医疗政策上有保障,还可以享受每个月216元的补贴,这样,我就等于有了双重保险。”家住鲤鱼山南路的李霞说。这或许道出了很多人为何会虚假报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原因,想着以后自己可以享受退休人员的待遇,又能在现行的社保政策中得到实惠,让李霞动了虚假申报的心思。

  说法:“三管齐下”杜绝骗保行为

  很多人或许只是想趁此钻些小空子,谋取一些小利益,他们认为,就算不通过申请,对自己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降低自己的诚信度。

  想要“谋福利”的人多了,负责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的工作量自然也增加了。如何在根源上防止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人员的出现,社区只能“各尽其招”。

  天山区新华南路社区工作人员说,采取的是三次“突击”核实。在不通知申请者的情况下,到申请者填写的个体工商户处进行走访,确认对方是否在此就业,然后对其进行下一步审核。

  相较于这家社区审核的机会多,高新区(新市区)南纬路街道青海路社区的审核,则显得更为“严苛”。

  “我们社区这样虚假报备、挂靠的人几乎没有,因为我们进行核实的机会只有一次。同样在不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去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只要在入户的过程中发现人不在,不管是以进货还是外出的理由,我们都一律不进行复审。”社区工作人员在对待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问题上,只能“以严待审”。

  在社区严格的审核下,今年虚假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第一时间被挡在了“门外”。

  对于虚假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人员,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站受理申请人的申请后,将会组织2人(实名制)以上的调查小组,对申报人员进行逐一实地调查审核,认真填写“社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情况现场核查记录表”,调查无误后应在社区政务公开栏内张榜公示5日,公示内容包括《乌鲁木齐市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表》中的内容和各社区举报电话,并照相存档备案;公示期间无异议的,由社区主任签字,盖社区公章后上报所在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录入《乌鲁木齐市劳动力市场管理系统》。

  灵活就业人员如转为失业或变更就业形式,应在转为失业或变更就业形式后的15日内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报告,不得故意隐瞒,骗领社会保险补贴。

  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发现有虚假骗取灵活就业社保的行为,经核查小组查实在申报的时间段内没有从事灵活就业,或存在其它不符合享受补贴要求的,将在全辖区予以通报,取消享受补贴资格,责令退还已发放的全部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并不得再次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社保社保补贴补贴就业灵活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