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别让隔代教育成老人不能承受之重

2018-07-27 08:00:03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晴 川

  育儿经的差异,不知不觉让两代人之间充斥着火药味。前天,南安溪美街道一小区,因为孩子先做作业还是先吃饭的事,公公和媳妇闹到报警。有关人士认为,一旦出现矛盾,不妨对隔代教育喊“暂停”。(《海峡都市报》1月14日)

  时代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同。老人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所用的教育方式方法,必然要在隔代教育中留下时代印记,尤其是自己含辛茹苦培养出的子女还很成功,老人心理上的引以为豪,体现在行动上的结果便是: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深信不疑。于是,套用到孙辈的教育便是可以想象也可以理解的情形。一个是靠朴素的经验,一个是用系统而科学的宏观理论,如果青年人多一些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这种类似于秀才和兵的隔代教育龃龉,应该完全可以化解,至少不至于闹到报警。

  从教育理论角度说,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模式,但又不是唯一模式。这是由教育内容的多维性决定的。老人教育孩子,自然会让孩子切身感受老人的生活环境,接受现实教育。或许,老人的教育方式陈旧老套,但目标是一致的,其中流淌着的浓浓的亲情是一样的,谁都不能说自己的爱比老人的爱更高级更纯粹。

  所以,在隔代教育问题上我们所强调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应更多地体现在子女一方,多一些理解和让步。这当然不是说要无原则放任,而是要既不让老人生气,又不会影响对子女的教育,怎么做?新闻中让教师作为第三方调解人,让隔代教育“暂停”就是非常不错的主意。一方面,教师的权威性对老辈更具有说服性,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避免与父母观念直接交锋而伤及他们的面子和自尊,导致矛盾激化。关键是,这种办法看似不偏不倚,其实带有一定倾向性。毕竟,总体上老师的教育思维与年轻父母更趋一致,尤其是在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

  有一点必须强调,就是老人有老人自己的生活天地,愿意隔代教育抚养,不过是出于情分,并非义务。如果带孩子成为老人的不能承受之重,还理直气壮地发泄不满,这种依赖坏习惯,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啃老”。(作者为江苏自由撰稿人)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教育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