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15年来,孙建刚老人每天都要翻阅4份报纸,一旦有关于合肥市城市建设的报道,都要剪下来,贴到他的集子上,如今已贴满15册。不仅如此,在很多大工程开工当天,他还会亲自跑过去,追赶“第一锤”,“城市的发展,是合肥人的骄傲,我希望自己都能见证到。”孙建刚说。
城市建设的报道他剪贴了15本
孙建刚今年77岁,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1958年进入合肥轴承厂工作,直至1998年退休。其间他工作过很多岗位,很长一段时间和文字打交道,爱读书爱看报。2000年开始,他关注到报纸上对城市的发展建设报道增多,“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代表了城市的实力和文明”。因为对老城区的怀念,对新城市的期待,他开始剪报。
“每周我都花一天的时间,将城市建设的报道剪下来,贴成册子。”孙建刚还给册子制作了封面并分目录,有治污治水、铁路建设、东西高架、政务新区、滨湖新区、重大活动等,还给集子命名“家乡巨变报纸剪贴集册”。目前,他已剪贴满15本。
到工地现场追睹开工“第一锤”除了收集报道,对于报道中建设的日期,他也牢记在心,“动工那天,我是必须要骑车赶到现场的”。2005年7月,长江路开始大拆违,掀起了合肥大建设的高潮,“第一锤是砸在长江饭店旁边一个门面的,我去了现场;滨湖新区开工的第一天,我去了现场;工大新区开工的第一桩,我去了现场”。南北高架、东西高架,树起“第一梁”的时候,孙建刚老人都骑车去了现场。
每一个新区建设,他都经常骑车去溜达,在政务新区,他溜达时发现八中前面一条路,路牌名为“铭传路”,“和高新区的一条大路重名了,我一查地图,发现那其实应该是墨魁路”。后来他多次电话联系,终于让那个路牌更正为“墨魁路”。
退休十几年来,老人骑车走遍了合肥的大街小巷,每一处都记在心中,每一个新区的兴起,他都骑车去跑过几十遍,然后打印出地图,每当有道路或景点征名,他都积极参与。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