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萍乡社区组织金婚银婚庆祝活动 老人说“我爱你”

2018-08-04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4月28日上午,水清沟街道萍乡社区居委会门口锣鼓喧天,30余名街坊邻居赶到居委会为两对夫妇庆祝金婚、银婚。在“我为爷爷奶奶过金婚 ”庆祝活动上,今年77岁的杨斌昆老人破例给老伴一个深深的拥抱。萍乡社区的老邻居们也一起见证了一对金婚 、一对银婚夫妇的爱情。

  最浪费的事是牵手散步

  当天上午9点半,今年77岁的杨斌昆和76岁的老伴杜永苓幸福地一起切开金婚蛋糕,社区的一名书法爱好者还现场给老人写了一副对联。在街坊们的祝福歌声中,杨斌昆略带羞涩地拥抱了杜永苓,杜永苓则学着年轻人,勇敢地还了一句“我爱你”。

  杨斌昆老家江苏,1960年从上海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纺织机械厂做了一名技术员,老伴杜永苓老家黄县(今龙口),从小跟随父亲在青岛生活,初中毕业后招工在青岛纺织机械厂。“我们完全是自由恋爱,当时我是技术员,她是质检员,我进厂之后,工作交流让我们熟悉起来,慢慢地产生了感情 。”杨斌昆说,他们结婚前恋爱了两年,当年不像现在这么多公园、电影院,那时候最浪费的事是牵手到附近的山上散步。

  如今儿孙绕膝最幸福

  1964年1月,杨斌昆和杜永苓登记结婚。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上,记者看到了两人的结婚登记书,是一张A4纸大小类似奖状的卡片,泛黄的颜色露出岁月的沧桑。杨斌昆回忆,他们结婚仪式非常简单,他带着杜永苓去了江苏老家一趟,回厂后给同事们发了发喜糖,就算结婚了。“我们那时候结婚,不像现在要求有车有房,我们那时候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三大件。”杨斌昆说。不过,住房在当时也是个大问题,职工们结婚很多都没有住房,他们也不例外。结婚后,两人还是各自住在单身宿舍里,只有偶尔去杜永苓娘家,两人才有独处的机会。直到1964年大女儿出生后,厂里才租给他们一间宿舍可以住在一起。

  杨斌昆说,他和老伴风风雨雨走过这么多年,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这辈子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对方总是默默地支持着自己。“我是在南方长大,习惯吃大米,老伴在北方长大,习惯吃馒头,结婚到现在我依然没有改掉吃米饭的习惯,老伴也没强迫我改,当年她为了让我吃上米饭,拿着细粮票和邻居们换粗粮(大米),就是为了习惯我的口味 。”杨斌昆说,如今自己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三个孙子、外孙辈的孩子也都大学在读或毕业,如今看着儿孙绕膝,是他们两人最幸福的时刻。

  街道为居民纪念金婚银婚

  活动上,今年都49岁的银婚夫妇孙元平和张玉欣也令人羡慕,说起两人25年婚姻里什么最重要,张玉欣说:“两口子在一起,就是一个相互理解,凡事都忍让点。”

  记者了解到,水清沟街道在前期“邻居节”活动中发现,街道中很多人到了“银婚 、金婚”的年纪,仅在萍乡社区已有1对符合金婚 、2对符合银婚条件的夫妇,为了对这种对爱情 、对家庭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加以弘扬,街道以“同心更筑、和谐家园”为契机,举办了这次“大邻居节”暨“爷爷、奶奶过金婚 ”活动。

  文/记者 张同顺 图/本报记者 孟达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