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他用53年的日记守望城市的变化
通讯员 薛为玲
金陵晚报记者 姜静
从到部队当兵开始,马兴熊就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如今已经写了53年,其中有48年的日记,记录了扬州城市的点滴变化。
为研究电台开始写日记
老人名叫马兴熊,目前居住在邗江区邗上街道五里社区。1961年,当时还在读高二的他应召入伍,成了一名话务兵,平时主要和电台打交道。“那时我对电台一点都不懂,于是每天就把学到的关于电台的知识和心得记下来。”马兴熊说,就是从那时起,他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1966年,他转业回到了扬州,成了扬州市民政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1978年,对于马兴熊来说,是人生的又一次转折。那一年,他主动要求到企业中去锻炼。马兴熊先后在扬州电讯仪器厂担任人事科科长、扬州光学仪器厂担任工会主席等职务,不过他不想仅仅在企业坐办公室,所以每到一个企业,他还到车间做工作,这些经历都在他的日记中记得清清楚楚。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多人纷纷下海经商,1978年马兴熊调到了扬州市轴承厂,成了21个营销人员之一。他仔细钻研市场需求,努力开拓市场,最终一年为厂里跑来200多万的收入,“200万在现在看来不算多,可是30多年前可是了不得的数字。”
日记记录了扬州48年的巨变
退休后,马兴熊在社区也没有闲着,他兼职在社区做调解员,成了五里社区无人不知的“和事佬”。他把每次参与调解的工作,都记录在了他的日记中,此外还有他的心得和总结,堪称“和事佬调解秘籍”。
小区里有些棋牌室深夜还在经营,影响到了居民休息,马兴熊找到了扰民的棋牌室,当时老板也不给他面子。“我就告诉他,如果将心比心,他的家里有老人,有高考的孩子,有需要休息的病人的话,被打搅,会是个什么心情。”马兴熊在日记里写下他的“破局之道”。
“退休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写日记,在我转业到扬州的48年里,扬州的大事,我都记录了下来。”马兴熊开心地说。从2004年,宁启铁路带领着扬州驶出了“地无寸铁”的历史,到2005年,润扬大桥横跨南北让长江天堑变通途,再到2012年扬州泰州机场正式通航圆了扬州人的“飞天之梦”,作为一个普通的扬州市民,马兴熊用自己的视角做了翔实的记录,字里行间透露出了生活在新时代扬州的自豪。
马兴熊从1961年入伍开始写日记,每天基本都会花1个小时左右写日记,到现在已经坚持了53年,风雨无阻,没有间断。写了53年日记有哪些收获呢?马兴熊笑着告诉记者:“人活这一辈子很不容易,酸甜苦辣都记录下来,对提升自己的修养有用,对待人接物有启发,对教育自己有好处。日记就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笔精神财富。”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