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记者许雅玲 戴涵琦 文/图)近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执委会收到一封挂号信,拆开一看,是泉州七旬老人陈清枝的11份手绘作品——5份吉祥物应征作品、6份节徽应征作品。
除了作品,还有老人手写的一封信:“本人家中没有电脑,又年已七旬,行动不便,故不能用电子文件提交亚艺节吉祥物、节徽设计图案,托人用传统方法邮寄。请原谅!谢谢。”
昨日,记者来到老人位于鲤城区后城的家中。一张简易书桌,一把彩色铅笔,一副老花镜,几本空白作业纸,这便是老人的“设计台”。
6月12日,陈阿伯在《泉州晚报》上看到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节徽、吉祥物、会歌的征集令,内心格外激动:“这是家乡的文化盛事,我也要尽一份力。”
陈阿伯是一名退休教师,之前在中学教政治课,并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向小外孙借来彩色铅笔,翻出几本空白作业本,开始画起来。“泉州又称鲤城,那我就画一条鲤鱼。”陈阿伯思索着,怎样把鲤鱼画得更生动。他翻看外孙的图画书,寻找灵感,最终画出这样一幅吉祥物应征作品:碧波流淌,线条形状像五线谱,代表“海”和“艺术”,一条鲤鱼跃出水面,代表“泉州”和“活力”。
陈阿伯画了数十张设计稿,最终选出自己较为满意的11份作品。除了画画,他也写了几首歌词参赛,“刺桐红花开,喜报朋友亲,金鲤诚相待,南音表情怀。来吧!朋友,让我们一起携手,把亚洲艺术之花,传遍丝绸新路。”短短几行歌词,将泉州的几个主要元素“刺桐”、“南音”、“海丝”等都写进去了。
陈阿伯的老伴来阿婆告诉记者,这一个多月,陈阿伯就在“设计台”上写写画画,“吃饱了就写就画,不知疲惫。”想不出更好的词表达时,陈阿伯就戴上老花镜翻字典,写完一篇歌词,他就拿给来阿婆看一下,让来阿婆提提意见。“我支持他,为家乡的文化盛事出点力是应该的。”
作品完成了,要怎么交给主办方呢?这是陈阿伯和来阿婆头疼的问题。家里没有电脑,作品也都没有电子版,无法通过网络方式参赛。“不然就寄信吧。”担心平信寄丢,陈阿伯特地寄了挂号信,“花了6块多的邮费!”说起这,陈阿伯还有点心疼。当记者告诉他,主办方已经收到作品了,两位老人这才舒了一口气。
正是因为有许多像陈清枝这样的热心市民参与,本届亚洲艺术节市执委会已收到节徽、吉祥物应征作品60多件,会歌歌词应征作品200多首。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