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老人的幸福不能光指望老人院

2018-08-05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子祁断家事

  gigi_chow@126.com

  最近,有位94岁的阿婆在老人院自杀。至于原因,阿婆的女儿认为是老人院服务有问题,说有一晚阿婆没饭吃,求一碗方便面,3小时才求得到。但老人院院长却说,阿婆自杀前情绪低落,哭诉称:春节和孙子婚礼,家人都没让她回去。想回家住一段时间,却被儿子拒绝,母子争吵,舍友们都曾经劝解过—事实真相,民政局正在调查。

  由于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很多市民都把老人送入托管机构。然而,“送完后怎么办”却很少为人所注意。特别是自主能力好的老人,子女往往比较放心,容易忽略了这一重大变迁对老人的挑战。

  挑战是什么呢?—首先要讲老人的特点。生理上,60岁左右开始,大脑前额叶会逐渐老化,导致情绪容易波动,对于负面记忆抑制力下降,有时会抑郁,喜怒无常;心理上会出现退化,记性越来越差,易伤感,易动怒,看起来就像“老小孩”。

  以上特点,造成了老人的两种依赖:一是对于稳定环境的依赖。需要熟悉、有安全感、相对平静的环境,减少对情绪的刺激。就如古时说:老了,就不要随便搬家动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对亲密关系的依赖。老人心理退化,容易产生“融合”的需要。也就是说,他们的一部分心理功能无法独立完成,需要通过他人来实现,就好像“融”为一体那样。比如,有些老人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就必须由家人来哄,才能重新平静下来。

  “融合”往往需要在亲密关系中达成,不是随便找个外人就能“融”的。所以,老人也特别离不开家人的体贴。

  以上两种依赖,令“迁入老人院”成为重大挑战。需要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来支持—自体心理学认为,好的亲密关系对象一般有两个特点:

  一、可期待。就如我们需要确认:亲人是伴随我们的,他们迟早会来到我们身边,无论是他们的身体,还是他们的支持、温暖或者慰问……一旦确认这一点,我们就能获得很大满足。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家人定时慰问,最好不要“高兴就一天两三个电话,不高兴就十天八天不来电”—保持规律,容易让老人逐渐产生安心的预期,提高他们对分离焦虑的忍受力;重大事件让老人参与,时不时和老人团聚,让老人保持和家庭紧密联结的感觉,等等。

  二、积极回应。就如我们明白:我们倾吐,亲人是会聆听的;我们烦恼,亲人是会安抚的;虽然亲人有时会拒绝我们的要求,但他们的爱总不会离开……确认这一点,我们对适应陌生环境就会产生很大信心。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家人提高和老人的沟通质量,多从老人的角度思考,给予更多感同身受的回应。就算老人的要求一时做不到(比如回家住),拒绝时也可以坚定而不带敌意,让老人明白,家人只是拒绝了“回家住”这件事,而不是怒气冲冲地把“我”整个儿拒绝了,他们的爱依然在……

  有了家庭的大力支撑,老人院的幸福晚年,就能获得保证了。

  子祁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