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9月22日:拍照扶老人 只是无奈的“次优选择”

2018-08-09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新闻背景:

  近日,郑州一老人摔倒,趴在地上,头上和脸上流着血。现场多名市民站在老人旁边,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并表示可以相互作证,老人是自己摔倒的。随后热心市民拨打110和120,拿卫生纸为老人擦脸上的血迹。几分钟后,急救车赶到现场,看到老人被安置好,路人也渐渐散去。

  资料图片

  如何扶起摔倒的老人,仍然是一门技术活

  有人曾悲观地表示,“彭宇案的一纸判决,让中国的道德水平倒退了30年”。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随后在现实中,也上演了一幕幕的荒诞,比如见老不扶的现象屡见报端,再比如小悦悦事件的极端悲剧……这些,都让“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成为一种流行的感叹。虽然大家都知道“扶人是助人为乐不扶人是不正确的”,但在现实的选择上,面对摔倒的人,到底要不要扶起,还是会成为一道纠结的命题。详细

  对于讹诈的老人,我们只能叹其可怜,在很多时候,老人也是清楚地知道对方是救自己的,但由于害怕负担不了昂贵的医疗费,也只能昧着良心了。当然了,也有个别老人就是想讹诈别人。可老人这么做,却是害了公众的心,这使得大家在扶老人面前退却了。讹诈的事件多了,扶老人也就更加要犹豫了,也使得社会道德水准进一步退却。详细

  先拍照后救人 实乃次优选择

  事实上,“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一种古训,以德报怨的情形历来是存在的。加之,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人们对于类似的事件格外关注,这使得人们在救人之前格外多了一层防范心理。其实,在救人之前先拍照作证,先小人后君子,免得留下麻烦,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详细

  当法律与制度无法给公众上安全闸,公众“先拍照后救人”的策略,则相当于是加了一道自助险。这样的举措,与没有救人相比,值得肯定;但与义无反顾地救人相比,又略显不足。这就是说,“先拍照后救人”并非最优选择,只是无奈的“次优选择”。但很显然,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自然是希望每一个选择都尽可能是“最优选择”,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上好“制度险”:除了加强对公众的道德呼吁外,对救人者实施物质奖励、对讹人者严惩不贷等也应照进现实。详细

  “拍照自保”,不如立法保护

  市民在扶老之前,纷纷拍照作证,以免被讹,应该是一种无奈之举。然而,扶人“拍照自保”,不如立法保护。有关部门应研究完善相关法律,建立扶老救助奖励基金,完善社会保障和司法细则。详细

  在“扶老案”的法律实践中,我们发现很难厘清双方责任。很多时候双方都拿出了证据,却又都不够确凿,这时候就需要公权力机构要能够明辨是非、伸张正义。而只有法律实践更规范,不管讹诈还是真的撞了想逃脱,这两种情况都不会那么容易发生。但若查实真的是好心帮忙反被诬的情形,定要严惩不贷,让诬陷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还社会风清之气。详细

  微言大义:

  @想一个超长的名字才显得霸气:以前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老人一笑,自己心头一热,心想:这也值了;现在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老人一笑,自己心头一凉,心想:这下完了。

  @高冷香蕉不呐呐:好人都在网上,冷漠的永远是路人。

  @薛定谔家的机械猫:帮助他人,保护自己!

  @Hanez:要是中国看病不要钱,肯定没人去讹。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道德层面上的事也需要制度保障,老人“扶不起”,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因为救助和保险体系缺失。

  先拍照后救人,相当于给自己买了份自助险,但这远远不够。剔除道德和诚信因素,我们来还原“讹人”事件的当事双方,或是没有足额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的老者弱者,或是还没有工作收入的学生或虽有工作但经济负担力较弱的年轻人。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一旦产生巨额医疗费,双方很容易想到推卸责任。其实,这时候,若有法规、制度、机制、保险来参与转移责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被讹”的风险。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