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退休之后,如果还有个工作岗位“虚位以待”,对于那些身体条件尚好、精力充沛又热爱事业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儿。但有些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却把自己“热”倒了。心理专家建议,老年人重新走上新岗位,一定要调整好心理状态;要明白继续工作的意义所在,千万不要让发挥余热成为自己的精神负担。
压力“爆表”得了抑郁症
林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一年前退休时,他被原单位返聘,依然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熟悉的岗位,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同事们……这样的返聘工作,做起事来本应该是“驾轻就熟”,但是林先生病倒了,而且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
一个月前,他专门从老家来到北京安定医院看病。林先生的疾病不是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也不是高血脂、高尿酸,而是抑郁焦虑。他来到安定医院就诊时,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症状: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心慌气短、特别紧张时还会出现手抖的症状;原本睡眠不错的他,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夜里面睡得不踏实。”更让林先生接受不了的是记忆力出现了问题,他发现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别人说过的事儿转眼就忘。
刚出现这些症状时,林先生和他的家人都认为可能是躯体疾病,“是不是心脏不好啊?还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记忆力下降要不要看看神经内科?”林先生跑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医院,做了很多检查,但是得出的结论都是“没问题”。最后,当地的一位医生建议他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去看看,“也许是抑郁症”。
他到安定医院后,接诊的医生衣洁发现,林先生是个很注重自己仪容仪表的人,“与多数患者相比,他穿得特别正式,一身正装,干净整洁,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细聊聊,衣洁发现,林先生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他觉得退休了还能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还能当个部门领导,是大领导特别信任他。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能够干事业的时间越来越短,这种紧迫感促使他特别努力,他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在五年内做出一番成绩。”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林先生工作起来比退休前更卖力气,也更用心,要求也更高。“太过于追求完美,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经过初步的诊断,衣洁确认他患上了抑郁焦虑障碍,建议林先生能够住院治疗,但这个建议被林先生一口回绝了:“我怎么能让别人知道我到北京住院来了?!”
一些原来工作业绩特别优秀的老年人,退休后被返聘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岗位没变,自己看似也没有变化,实际上,自己和10年前、与5年前甚至与3年前相比,都已经不一样,特别是身体状况,几乎不可能逆生长。”衣洁说,如果这些老年人给自己提出超越身体承受能力的要求,预期太高,压力太大,就会“爆表”,特别是一些“追求完美”性格的老年人,特别玩命,如果身体条件再不允许,压力就有可能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下属变成领导矛盾重重
如果他当年是您手下的兵,返聘后成为您的领导了,您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吗?
老袁退休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老袁退休时才55岁,身体特别好,儿子还没有结婚,也不指望她看孙子,家庭负担比年轻人还少。所以,当原单位说要邀请她在岗位上再发挥两年余热时,老袁立刻就答应下来。老袁盘算着,自己喜欢旅游,可老伴儿还没退休,等到老伴儿60岁退休后,她再辞了单位的工作,和老伴儿一块儿环游世界。
老袁被返聘到原来的部门,成为一名普通员工。当时她一手教出来的“生瓜蛋子”成了她的领导。老袁总是习惯性的指挥着“毛头小伙儿”,一开始,新领导还尊重她,过了一个星期,她感觉“毛头小伙儿”越来越不把她放在眼里了,单位里的大事儿她也不知道,部门里的事情她也不是特别清楚。她感觉自己特别尴尬,在办公室里总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老袁偶尔会遇到一些外单位熟人,说起自己的返聘工作时,她抱怨多多:有时说新领导能力不行;有时说一些人势利眼,看她现在不当领导了,对她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有时说单位的大领导选人有问题,什么人啊,都能提拔……一来二去,这些信息多多少少传到了本单位,激化了老袁和部门新领导之间的矛盾,俩人甚至发生了正面冲突。
老袁非常气不忿儿,觉得自己卖力工作,却没有得到新领导的认可,当年的“徒弟”还顶撞起自己来。衣洁说,老袁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原单位返聘老袁工作,目的是请她发挥余热,更好地辅助年轻领导的工作,不是让她来"拆台"的。”老袁要站在原单位的角度出发,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现在不是领导,就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就要尽到普通员工的职责。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新领导指指点点,对本单位充满抱怨,还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
同样的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对自己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衣洁说,如果老袁多想想到返聘工作后积极的一面,就会多一些正面情绪;如果老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觉得原单位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就会给自己徒增负面情绪,工作起来自己不开心,别人也不开心。
一年没笑过出现“濒死感”
姚阿姨退休前是一名会计。很多做会计工作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迫障碍——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姚阿姨退休后一天没休息,直接过渡到新的岗位:带一批新人共同完成一项紧急的工作任务。“菜鸟”太多,姚阿姨老是担心他们会出错,她把新人们做过的账一遍遍地检查,生怕有问题,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她突然出现了濒死感,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姚阿姨后来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生活,她总结道:我那一年就没笑过。强烈的濒死感让她感到非常恐慌,她甚至不敢过马路……她想调整自己,但无能为力。到了安定医院后,被明确诊断为焦虑障碍急性发作。衣洁给她用上了抗焦虑的药物。等到姚阿姨第二次到门诊找衣洁时,脸上已经有了笑容。这场病让她果断决定:彻底退休!衣洁说,姚阿姨自己已经不能拯救自己,对于她来说,脱离环境是最好的办法,“返聘工作就要量力而为,不能干千万别勉强。”
上班族都面临着退休的这一天。衣洁说,即将退休的老年人应该培养自己的爱好。如果退休后有岗位可供自己继续发挥余热,本人又刚好喜欢工作的状态,那不妨来试试,但一定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如果退休后不喜欢工作,就愿意提笼架鸟、养花弄草、环游世界或者就是喜欢跳广场舞、练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自己喜欢就好。
本报记者 贾晓宏 J146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