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新疆都市报讯 (记者杨二琴 罗立峰摄影报道)近日,家住乌鲁木齐市杭州西路,74岁的老人黄志伟用毛笔寸楷完成了一幅26米长卷,用8000多个字的汉字表表达着对中华3000年汉字文化的崇敬和热爱。
5月13日,记者见到了黄志伟老人。“这幅作品共有133页,每一页有60个字,加起来就是8105个汉字。”他说,他是根据2013年版字典来抄写的。这幅长卷,黄老爷子从重拾笔墨到完成将近花了半年时间。为早日完成书写,他早上6点就起床书写了,好的时候一张要练个两三遍,不好的时候一张练到七八遍,一直写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么辛苦的练习,老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在2013年,黄志伟看了央视《中国汉字书写大会》的一场节目,节目中,癞蛤蟆三个字难倒数人。从那时起,他想到了用毛笔宣扬汉字文化。他说,在上世纪50年代,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毛笔字书法课,从那时候起我就喜欢上了书法,年轻的时候还写过大字报。也由于工作等原因,重拾笔墨竟然相隔20多年了。当问起现在年轻人与前辈们字体之间的差距时,他笑笑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大学生的字体还比不上我们那时候三年级学生的字。由于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键盘已经代替了笔杆子了,一些人不知不觉之间就丢掉了练字,也忘记了毛笔字这项传统文化。”
最后他又拿出一幅长卷,这是他用原件一张张复印,然后再一张张的粘贴起来做成的。这幅长卷最终达到了26米长。他希望这巧合的长度能代表中华3000年的汉字历史文化。另外他笑着说:“我还有一个幼稚的想法,我想让自己的这幅作品参展,如果能到中央电视台展示一下,那宣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汉字文化的意义就更大了。即使这个梦想不能成真,我也会继续练下去,写下去,希望能感染身边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重拾笔墨”。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