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西沟果岭"的游人高兴地展示刚刚摘到的大红苹果。 图片由西沟果岭微信公众号提供
原本是为了家人吃得放心健康而选择自己种菜,未曾想规模越做越大。多年之后,"私家小菜园"居然发展成了接待游客的"开心大农场"。近日,已经67岁高龄的阳曲老人刘拉成向本报讲述了自己"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耕耘经历。 当初只是为了家人健康
“以前的日子虽然穷,可是吃食比现在强多了。你咬个苹果,满屋子都是苹果香味儿。你啃个黄瓜,一股子黃瓜的清香。你就算吃个馍馍,也有一股子淡淡的麦香。现在虽然吃喝不愁,可跟当年的吃食比,总少了点味儿。”刘拉成告诉记者,作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对食物的变化深有感触,总怀念当年的味道。而不断曝出来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更让他对自己家人的健康担忧。十年前的一天,刘拉成在报纸上看到了瓜果蔬菜由于采用膨大剂、催熟剂而对孩子造成了健康危害的报道,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在心里已经盘旋了很久的念头喷涌而出:为了家人健康,我要自己种菜!
说干就干,已经从一家国企退休的刘拉成回到老家阳曲县泥屯镇西沟村,包下了2亩地,种上了白菜、西红柿、芹菜、茄子、包心菜等多种蔬菜种子。并使出了自己年轻时务农的看家本领:植物上的农家肥、动物吃的自种粮,有个病虫害什么的也不喷药,只能采用一些原始古老的土方法搭上大量人工辛苦侍弄。这样的结果是,农产品(000061,股吧)的产出率低,成本高,但没有污染,口感也好。刘拉成自己种出的有机菜上了家里餐桌后,家人啧啧称赞——果然有股儿时的味道。 想沾光的人越来越多
刘拉成种出的农家菜渐渐传到了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耳中,大家都想尝尝。在众人的影响下,刘拉成又多承包了10亩地,种上了更多的蔬菜。这一次,他的菜除了自己家人管够吃,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也都能“沾光”。不过,不少“沾光”过的人还想“沾光”,还告诉刘拉成不少人想花钱买他的蔬菜,建议刘拉成干脆把“私家小菜园”发展成产业,与人方便,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刘拉成虽然年过六旬,但显然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考虑了几天后,毅然做出了承包100亩地,开始老年创业的决定。刘拉成在村里找了十多个有技术的农民干活,找了几个合伙人一起投资,在这个大农场种上了苹果、桃、李子、杏、樱桃、梨等多种果树,养上了鸡、鸭、鹅、兔等多种动物。让他的农场既有水果蔬菜又有肉蛋鲜食。很多慕名而来的企业和个人与他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他的农场越来越吃香。渐渐地,100亩地的产出也有些供不应求,刘拉成继续扩大承包面积,为了提供放心的水产品,还专门挖了鱼塘,养了多种鱼类。从开始发展至今近10年时间里,刘拉成的农场已经从当初的2亩地发展为近200亩地。除了普通的瓜果蔬菜种植、畜禽产品及水产品养殖外,还开发出了集自助采摘、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景点。 一定会“硕果累累”
“现在我这2万多斤果子,不到一个月就让人采完了。”刘拉成高兴地告诉记者,他的农场从四五月份到十一月份的大半年时间里,水果不断,先是春末大樱桃成熟,紧接着夏天杏儿、桃子、李子陆续都红了,秋季就是苹果、梨了。他的农场主打苹果,目前包括嘎啦、夏丽等几个苹果品种刚刚下市,现在他的红富士凉香系列苹果也能采摘了,由于口感特别甘甜,每年都有很多人来。下一步他还打算推广一些先进地区的“取经”经验:迎合城里人喜好田园生活,想要自己参与农活的欲望,让城里人“认养”一些果树,有时间就可以带孩子过来浇浇水,养护养护,也顺便教教孩子们一些植物生长的科普知识,感受一下有机食品的成长历程,而且这种“浸透了自己汗水的果实”吃起来会更加香甜。刘拉成告诉记者,他的农场地处阳曲县西沟村,由于绝大部分地方都种着果树,他便为农场取名“西沟果岭”。
本报记者孙耀星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