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拄着拐杖,佝偻着身躯,退伍残疾军人高剑平因为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两个脚趾,行动不便,今年还未下过一次三楼,出过一次门。理发成了他的大难题,今年春节,他是留着长发过的。
3月15日,一名专业理发师免费上门,为高剑平剪去了及颈长发,解决了他的难题。这得益于曹杨新村街道的“关爱功臣活动”。
在这项由政府出资的长效活动中,8名家政服务员、5名全科医生和7名理发师组成专业服务团队,为优抚对象(包括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免费上门服务,已有23人享受家政服务,14人享受上门理发,9人享受健康咨询。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日前对该项举措表示赞同。他同时建议,政府可以通过协调与引导,为愿意上门服务者提供税收优惠,或让更多志愿者或公益组织加入到服务中。
“老头子看起来精神了”
高剑平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打开了唯一上锁的橱柜,拿出一个马甲袋,一本红色的《残疾军人证》露了出来,放在一起的还有存折和身份证。
他的脚部伤残,是在朝鲜战争中落下的。
1925年出生的高剑平,在25岁那年踏上了朝鲜战场,“我最早隶属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20军59师175团1营3连,我们的首长是陈毅。”高剑平清晰地回忆道,自己穿着回力牌球鞋,越过了鸭绿江,站在黄朝岭的战壕里,没有棉鞋,雪深及膝盖,双脚最终因冻伤而腐烂,最后开刀截去了右脚的两个脚趾,八级伤残。1951年,高剑平复员回沪,成为了上棉25厂一名普通工人。
高剑平说,年轻时失去两个脚趾并未对生活造成多大困扰,有时候反而因为在战场上负过伤还很神气。但现在,“脚神经痛,脚趾头会跳,穿上鞋,一天不怎么走路脚也会痛”。
两三年前,高剑平还没有想到,腿脚不便会影响他的理发。“2011年时,我还能拄个拐杖下楼,散步透透空气。”
2013年开始,脚疾不再允许高剑平正常行动,一年中,除了看病和为数不多的理发,他不再出门。偶尔出门也是大费周章:在五十多岁的儿子搀扶下,扶着楼梯扶栏,挪下三层楼,然后坐上轮椅,由儿子推往目的地。
高剑平说,五十多岁未婚的儿子一边工作,一边要独自照顾89岁的自己和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同样行动不便的87岁母亲陶月琴,很辛苦,“能不麻烦他就不麻烦”。
今年春节前,儿子带陶月琴下楼剪了头发,高剑平觉得自己反正不出门做客,就留着长发过了年。
3月15日,在普陀区曹杨街道的关心下,一名专业的理发师来到了高剑平家,剪去了他及颈的长发,为他理了一个短发。老伴陶月琴看着心里高兴,“老头子看起来精神了。”此后,理发师每月都会上门免费帮他理发,高剑平觉得,这解决了他的大困难。
上门理发有望全市推广
这一免费理发的举措,来自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双拥办。作为上海市“关爱功臣活动”项目的试点街道,去年12月,曹杨新村街道梳理优抚信息库时发现,街道目前符合标准的重点优抚对象有134人,其中超过60岁的老年人有88人,占到66%,里面有不少属于独居老人和患病伤残人员。
街道双拥办工作人员陈芳表示,街道为这些重点优抚对象建立了一人一档,并展开了需求调查问卷。问卷显示,39人选择了上门慰问,29人选择看书读报看电影,26人选择上门家政服务,11人选择上门理发服务,这些选项排在前列。
随后,10多个与街道、社区有关的部门参与进来,建立起兼具常态化队伍和专业化服务的志愿服务体系。
一方面,8名优抚志愿者队伍,每月通过上门或电话走访,了解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情况,与街道沟通解决各类困难。监督员负责回访和考察志愿者的工作。
另一方面,街道聘请了8名家政服务员、5名全科医生和7名理发师,组成专业服务团队,对部分确有需要的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上门服务。目前已有23名优抚对象享受上门家政,14人享受上门理发,9人享受上门健康咨询。
服务已成常态化。目前家政服务每周开展一次,每次两个小时;男性对象每月上门理发一次,女性对象每两月上门理发一次;上门医疗每季度一次。上门服务的经费由街道双拥办承担。陈芳说:“上门理发由我们向理发师支付10元,上门家政每小时20元。考虑到财政问题,申请人的要求也需要考核。首先是确实有需求,第二是符合上门服务的标准。举例来说,上门家政一般只提供给60岁以上老人,上门医疗优先提供给一些高龄、身体状况不佳(如有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出门不方便,经济比较困难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
曹杨新村街道推出的为重点优抚对象上门理发,在上海也是首创,试点成功后,目前已在普陀区各个街镇推广。上海市民政局优抚处副调研员钦培坚表示,这一举措其实是“关爱功臣活动”项目的一部分,“关爱功臣活动”项目在全市各个区县均有一个街镇在试点。
4月底,试点街镇举行经验交流会,曹杨新村街道的经验也被推出。“如果效果确实良好,我们会考虑向全市推广。”钦培坚说,民政部非常重视上海的相关举措,由于不少项目牵涉到一定的经济投入,他们将进行综合测算后上报。“如果得到认可,相关举措甚至可能在东南沿海城市推广。”
引入志愿者与公益组织
著名人口学专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彭希哲院长日前表示,他非常认同曹杨街道双拥办所提供的上门理发服务。
他表示,上海已经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32.3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87.62万人,占总人口的27.1%,比上年增加了20.30万人,增长5.5%;占总人口比重比上年增加了1.4%。因此,有部门能够想到相关服务,体现了主动性,也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
彭希哲表示,目前对于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有组织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另一部分为志愿者和社会公益组织,两者应互有分工。
“老年群体的需求常常表现出多元化。我觉得政府应该承担组织、协调、推进的工作,然后由市场和社会来提供服务。”彭希哲以上门理发为例,有此类需求的老人只占老年群体的一小部分,“关键在于很少有理发店愿意上门服务。如果由居委会出面,统计老人需求,并联系理发店定期为老人上门理发,这就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彭希哲还建议,政府可以考虑为提供此类服务的理发店提供减免税收等政策上的支持,或者让志愿者及公益组织参与到这些服务中。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