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谈延迟退休,不应忽视多元权利诉求

2018-08-26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最近几年,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双轨制一直是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继养老金双轨制破局之后,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延迟退休又走出实质一步。日前,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

  既然领导干部已经开始“带头”延迟退休,那么,在接下来的两会上,延迟退休政策能否获得进一步推动呢?

  3月3日《东方早报(博客,微博)》刊发的《延迟退休探路,得与“混日子”切割》评论认为,这次首先在正副处级女干部群体中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真实的含义是为延迟退休探路。从过去的经验看,比较艰巨的改革总是从比较容易入手的地方开始改革的,这次延迟退休也不例外。

  说延迟退休改革是从阻力最小、获益最大的群体开始的,显然并非虚言。3月1日,《信息时报》以广东省省直机构的正处级干部的月收入为基数测算,一名处级女干部决定延迟到60岁退休,假定其在这5年内在职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延迟的5年会比55岁退休多拿9万元,这还不包括延迟退休的这5年中工资上调、福利发放等待遇。而延迟退休改革“第一步”迈出后引发的回应,似乎也相当积极。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孙晓梅便表示,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建议是,女性干部60岁退休(规定)能否再跨出一步,扩大到正科级?

  不过,与干部“带头”延迟退休的热情相比,在新华社一则《养老金并轨落地,延迟退休改革面临四项“大考”》的报道中,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情绪。该报道提到,据新华网“发展论坛”一项2万多人次参与的调查显示:如果2018年起实施延迟退休,超过92%的人反对,普通职工和重体力劳动者反对的主要理由是工作权利利益小,“想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等,而对一些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态度,公众仍存“特权阶层继续保有权力”的质疑。

  按照官方数据,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老龄化引发的中国劳动力不足也日渐突出。因此,支持延迟退休的一方,很大程度上是将其作为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缓解劳动力不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突破口”。全国

  人大常委苏晓云认为,“从身体状况和平均寿命来看,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身体还很好。把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高到60岁。这样多收五年(养老保险),少发五年(养老金),从身体状况来讲,没有多大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曾表示,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1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那么,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支付难题可行吗?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想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支付难题,这样的看法是本末倒置。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受教育年限增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养老金有支付压力。如果人均预期寿命与受教育年限不延长,劳动力持续供大于求,即使养老金入不敷出,也不应延迟退休年龄;反之,即使是养老金有结余也应当延迟退休年龄。”

  至于该如何应对老龄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看来,也并非要选择延迟退休。他认为,从国际经验看,应对老龄化的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上策(如欧洲、日本)是鼓励多生;中策是接纳移民;下策才是延迟退休。而延迟退休的目的,也不在少发养老金,而是充分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现在的问题是,占中国人力资源70%以上的蓝领劳动者,男性到了50岁以上,女性到了40岁以上一旦被辞退,再找工作就更困难了。在这样的现实情景中,如果劳动者不但不能到点拿到养老金,反而被要求再缴几年养老保险费,想想这是什么样的处境?唐钧的上述观点,是一个很好提醒。在以往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论中,咱们很多时候注意到的是,这个政策对在职人员的影响,却忽略了上世纪90年代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几千万下岗群体。按人保部官方的说法,我国原国营企业有下岗职工3000万人,原集体企业下岗工人缺少统计。而他们中的不少人,之后没有重新上岗,或者无业、或者只能干个体,这几年又恰好进入了退休年限,可以说,就靠退休金来维持生活。不难想象,延迟退休对他们的现实生计意味着什么。

  据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透露,目前的退休规定,基本上还是依据197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而该办法自颁布实施后,已经“暂行”了近37年。而自改革开放37年来,国家的经济政策已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和调整,国家的企业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该说,退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关于延迟退休的种种探讨,在我看来,最终还应该回归到劳动者权利的问题上来。作家刘洪波在《成都商报》上发表的《延迟退休话题中何以无人谈权利》,尤其引人深思。“总体而言,掌握权力、准权力和社会资源的人,可能希望退休越晚越好;而扫马路的、站柜台的、车间干活的、办杂事的,退休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可失去的,真的把退休领养老金作为一种解脱。寿命长短,当然是设定退休年龄的依据之一,但退休年龄更是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一道关于人生的政治约定;同时,因为人们工作时都交纳了社保金,何时开始领取这又是民众与政府间的经济契约。现在,围绕退休年龄问题,谈的都是平均寿命、资金缺口、他国规定、就业压力、劳动力供应等细节,"权利"却被抽干净了,契约也被忘记了。很多社会议题都是这样,似乎谈得很具体、很实际,仿佛唯此才不算空谈,而议题的真实核心却被放逐得毫无踪影。”

  正如《人民日报》在《延迟退休先要厘清观念》的文章中说的那样,在所有社会分歧较大的政策调整面前,政府既不能当绕开社会矛盾的“老好人”,也不能当只做不说或者先做后说的“内向人”,而应该积极推进社会理性对话,讲清改革利弊得失,同时要根据现实精心设计技术方案,尽量减轻对社会的冲击。

  本报评论员 肖金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延迟退休退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