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听老人讲那些年的故事

2018-08-28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刘伟超 通讯员 刘伟彬

  日前,东莞大朗镇求富路社区5名普通的独居老人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当地志愿者为他们写的“自传”一式两份共10本手绘《生命故事本》。据介绍,4月13日,求富路综合服务中心启动了“我的流金岁月—生命故事本”活动,选拔了15名来自广东医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5名独居老人撰写回忆录。经过长达6周的走访,累计超过50个小时的访谈,最终形成了两万多字的书稿,详细记录了老人们“那些年”的激荡人生。

  上门访谈时间累计超50小时

  日前,求富路综合服务中心社工蔡润梅与三名志愿者,一起敲开了求富路社区独居老人谢婆婆的家门,将两本耗时一个多月才制作完成的《生命故事本》交到老人手里,逐字逐句地为她解读。老人虽然看不懂字,却不停地用长满老茧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故事本,眼泛泪光不停致谢。对于谢婆婆而言,这手绘的《生命故事本》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因为她正是书中的主角。

  蔡润梅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求富路综合服务中心招募了一批志愿者为社区5名独居老人撰写回忆录。“我们对每一名独居老人,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上门探访,每个老人探访次数不少于5次,每次约2至3小时。”蔡润梅说,首次探访采取开放式访谈,做好录音工作,回来后整理录音,并从中发掘亮点,再围绕亮点,找老人们详聊和拍摄,过程重复多遍,直至故事采编完成。

  求富路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蔡寒枫告诉记者,整个活动访谈时间超过50个小时,形成了2万多字的书稿,制作成一式两份共10本手绘《生命故事本》。她认为,手绘比影印更利于感情的倾注。

  倾听陪伴比挖掘故事更重要

  “恰当地引导老年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年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影响。”蔡寒枫说,为独居老人编写《生命故事本》,旨在以上门探访的形式,引导老人“话当年”,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和无用感。

  迄今为止,求富路社工和志愿者已联合“采访”了5名独居老人。“每个老人的采访工作都非常艰难。”蔡寒枫告诉记者,刚开始时由于陌生和隔阂,访谈进展并不顺利,甚至因为双方缺乏信任老人说话也有所顾忌,但随着志愿者多次上门倾听陪伴,彼此从陌生到熟悉,老人的心扉也渐渐打开。

  “刚接到任务,我们专注于如何才能挖掘到更多发生在老人家身上的故事,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交流、聆听和思索,现在我认为倾听陪伴比挖掘故事更为重要。”蔡润梅认为,本次活动给了她一次非凡的体验,也让她收获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慢慢的,婆婆笑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她会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这种亲切、温暖是我难以忘记的。”志愿者卢嘉仪感叹地说。蔡寒枫对此表示认同。她说,制作《生命故事本》回忆录是本次活动的主题,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陪伴老人“交谈-回忆”的全过程。她表示,今后将组织社工、志愿者定期上门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给老人以精神慰藉,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生命故事本》内容链接

  “被嫁”到大朗独自撑起一个家

  讲述者:谢婆婆(86岁)

  上世纪30年代,还是一个“盲婚哑嫁”的时代,谢婆婆就这样“被嫁”到大朗。想到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生活一辈子,她就忍不住地流下泪水。那个年代民间流行着“求阁”(睡在阁楼上)的风俗。谢婆婆回忆说,那时要爬到阁楼上过夜,次日早上才被吊着放下来地面,这样的日子要过上四五天。

  婚后,谢婆婆和丈夫一起在生产队工作,日子虽然苦一点,但还算过得去。有了孩子后,夫妻俩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不得不外出工作,孩子没人照顾,只好用木棍瓦片把孩子围在角落里,让他们自己玩,收工之后立马回家。

  丈夫的早逝,成为谢婆婆最大的伤痛,破碎的家庭让一个人的生活更加凄苦,而且孤儿寡妇也受到了不少委屈。“以前生活好艰苦,好惨的,没得吃,又要不分日夜地工作。”这句话,谢婆婆一直反复念叨着,想起以前的日子,她又忍不住流泪。她说,那时候没钱买米,能吃上番薯算很好了,没吃的时候,树皮、虫蚁都吃过。“你们现在生活得好,听我们的故事,肯定不会相信的。”

  人生感悟:

  谢婆婆经历的辛酸,如今的年轻人多数无法理解。但正因为有了老一辈人的辛勤劳作,才有了现在的繁荣社会。所以,她的故事,我们需要去倾听和感悟。

  

  无论多难都要让孩子读书

  讲述者:球伯(85岁)

  球伯是一个健谈的老人,他年过八旬,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膝下儿孙满堂,但老人从50岁开始独居,儿孙们经常去探望他。年轻时,球伯做过一些小生意,供养两个儿子读到五年级,女儿读到三年级。他说,无论自己有多苦,都要让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不要让他们以后变成“文盲”,被别人嘲笑和欺负。

  球伯的经历非常艰苦,担过柴、挑过粪,还经常挑砂糖和黄糖,走十几公里去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时流的汗水都可以汇成一条河了。交谈中,球伯的小幽默时常会让大家开怀大笑。有人问他:“陈伯,平时有没有人帮你煮饭啊?”“有,我有一个工人专门煮饭的。”“哦?谁啊?”“电饭煲!”。

  人生感悟:

  年纪再大也不厌倦生活,乐观幽默地生活,平淡地面对人生风雨,努力走出一段不留遗憾的人生旅程。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