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本报记者 巩峥 通讯员 唐茉
西城区正在招募采访志愿者,为全区百余名百岁老人撰写“个人传记”。志愿者将从他们的记忆中寻找人与社会,人与幸福的关联,品味“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写传让老人感受精神关爱
日前,区社工委工作人员、采访志愿者走进什刹海小新开胡同马竹英老人家中,聆听老人讲述年轻时的那些事。今年已是102岁高龄的马老精神矍铄、腿脚灵便,虽然有些耳背,但并不影响她与志愿者间的沟通。
“我平时喜欢刺绣、画画、写写字。”老人拿出自己的作品,边向志愿者展示,边回忆起初到北京的情景以及工作时的逸闻趣事。
西城区老龄化程度在北京市位居前列。截至去年底,西城户籍的百岁老人共有128位。
“老人们爱跟你念叨年轻时做过的事儿。这是他的传奇,言语间都是骄傲。”从事为老服务多年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今年,西城区提出除了给老人生活关爱之外,还要给老人充分的社会尊重和承认。区社工委决定以写传的方式,由志愿者定期上门,聆听百岁老人讲述平生亲历,原汁原味记录下来。西城区社工委书记艾丽说:“聆听和记录,为他写传,使老人感到对他一生付出的认可和尊重,这是未来我们为老服务提供精神关爱的重要工作。”
在整理、编写的过程,主办方还将注重挖掘、补充老人亲历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力争从个体小视角,解读重大历史事件。此外,传记中还将展现家人、邻里对老人的评价。老人们重视这个。你说他好,他受用。在他看来,能对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日子算是没白过。
考虑到百岁老人的身体状况,西城区将先征得老人及其家人的同意,再着手写传。有意愿的家庭,都可主动向所在社区或街道提出申请。目前,已有数十位百岁老人家庭同意或申请参加该项目。第一批传记计划于今年重阳节之前完成,作为“中国老人节”的礼物免费赠送给百岁老人及其家庭。
此外,西城区还计划举办“西城老人·百年记忆”主题展览,集中展出百岁老人的个人传记、照片等,并向公众开放,展现全区百岁老人精神财富和幸福生活,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孝老的社会氛围。
西城还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逐步扩大“写传”的年龄范围。“我们希望,通过口述历史,编写"群众的史记",挖掘个体经历搜集群体记忆,最终形成一大批根据西城人口述制作的"人文档案"。”艾丽说。
“50后”“90后”搭帮采访
目前,西城区已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访谈志愿者,主要对象为“50后”和“90后”。届时,一名“50后”和一名“90后”将组成小组,共同完成访谈。
“"90后"年轻人的参与,会让他们学习如何与老人相处,这是"孝老"的前提。而在聆听中,老人的亲身经历和人生体验,将给予孩子们思考和启迪,未来如何与社会、与他人相处。”西城区社工委书记艾丽说,“"50后"则多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他们正面临如何度过接下来漫长的晚年生活。百岁老人的生活经验也将给他们很多的启发和借鉴。”艾丽表示,也希望多吸纳“50后”中的退休老记者,让他们发挥专长和余热,使老人传记更专业,更具可读性。
志愿者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根据访谈进度,每周进行一次访谈。有意者可以登录“志愿北京”网站,选择“西城区百岁老人口述史公益项目”进行报名。
西城区还将开通以“百老汇”为名的微博、微信,介绍项目进展,听取公众的意见、建议,随时公告老人口述的精彩内容及志愿者与老人间发生的趣闻趣事。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