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八旬老人苏福林:25年扶危助困为无助者点亮希望

2018-08-31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推荐理由

  85岁的苏福林自退休开始救危扶困,现已走过25年。他每月只留出微薄的生活费,其余退休金全部捐出。25年来他常奔波于银行与医院之间,他去银行给亟待救助的人汇款,他去医院看望困苦无助的病人。他捐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他捐的钱也从未做过记录。为了捐助更多的人,一生节俭的他30多年没有添过新衣服,即使儿女给买的新衣物也会捐出。“没多有少,能帮一点是一点,我省点也许就能救条命。”本着这样的想法,耄耋之年的苏福林仍在捐助之路上继续前行。

  人物心声

  去银行捐助时,早已熟识他的银行工作人员知道他的善行后,常劝他留着汇款单。“我留那干啥,我不报销,也不是给别人看才这样做的。”石家庄市区大大小小的医院也常出现苏福林的身影。他常带着捐款和慰问品去医院看望报道中困苦无助的病人。苏福林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需要救助的人太多他帮不过来,可“心疼一个是一个”。在他看来,“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做好事可以量力而行,像我这样不用管上不用管下的就该尽力而为。”

  事迹

  每月捐款只留点微薄生活费

  11月27日,雪后的石家庄,气温已降到零度以下,路上还未化尽的积雪结成冰,走在上面不小心就会滑上一跤。85岁的苏福林一早又带着300元和水果、糕点骑上自行车出发了,这次目的地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他去看望一位通过报纸求助的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其实,两天前他已冒雪去银行给秦皇岛患嗜血细胞综合征的27岁小伙和在三河市燕郊住院的22岁湖南白血病女孩分别汇去200元爱心款。

  苏福林是石家庄煤矿机械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奔波于银行和医院之间,几乎成了他退休后25年的全部生活。自退休开始,他常去银行给亟待救助的人汇款,他去医院看望困苦无助的病人。退休金从最初的180元到现在的2600余元,他每月只留微薄的生活费用,其余全部用来捐助。

  车间里的工友,村里的孤寡老人都曾得到过他的帮助。他通过报纸了解到有更多需要救助的人便一一伸出援手,他订报的原因之一也是寻找求助者。他家里保留着近4年上百篇救助报道,天生先心病幼儿、双腿截肢的少女、身患白血病的大学生、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这些报道中的主人公都曾得到过他的捐助。

  多年来,他捐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他捐过的钱也从未做过记录。记者在他的存折上看到今年4月至11月共支出24500元,除去近两年才开始每月留下的500元生活费,8个月共捐出了20500元,这些数字他从来没有算过。去银行捐助时,早已熟识他的银行工作人员知道他的善行后,常劝他留着汇款单。“我留那干啥,我不报销,也不是给别人看才这样做的。”苏福林说,乐于助人的曾祖母感染着家中一代又一代,他对别人的帮助也是受祖辈的影响。

  数年如一日去医院看望陌生病人

  石家庄市区大大小小的医院也常出现苏福林的身影,他常带着捐款和慰问品去医院看望报道中困苦无助的病人。“自己病了着急,家人跟着着急,吃不好着急,睡不好着急,筹不到钱也着急。”这五大“着急”成了他坚持去探病的原因,“至少让他们知道有人惦记着他们。”

  去年10月24日,苏福林看到邢台威县小夫妻为脑脊髓炎患儿街头求助的报道后,当晚7点骑车子带着水果去省儿童医院看望,还送去了1000元。当时,患儿的母亲正在走投无路时看到老人来探望,感动得跪倒在苏福林面前痛哭流涕。苏福林还去以岭医院看望47岁的渐冻症病人,去河北医大四院看望元氏重病截肢老人,去河北医大二院看望衡水淋巴瘤患儿……数年来,像这样的探望老人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去离家近的医院,他就骑自行车;去离家远的医院,就先骑一段自行车再倒公交车。年迈的他曾骑自行车摔倒在去探望的路上,但也没有停下探望的脚步。

  苏福林常惦记着这些求助者,只要病人不出院就多次去看望。即使病人出院了,他仍挂念他们以后的生活。今年8月,灵寿县小雨菲因胃破裂修补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需再做手术凑不齐治疗费的报道被苏福林看到后,他捐出了500元,又带着点心、水果去医院看望四次。他在聊天中得知雨菲的母亲是四川人,因条件不好已7年没有回去看望过父母。孩子做完手术出院了,苏福林还拿出2700元和另外两个朋友共凑了4700元让她回四川老家看看。近日,他又和家人收集了几包棉衣和棉鞋送给他们,除此之外,又给他们500元买煤钱。“虽然孩子病好了,但他们生活还是困难,不能让他们冬天冻着。”

  有时探望带来的是欣慰,看到病人病情有起色,老人会跟着高兴。但有时也会事与愿违,亲自探望带给他的是更深的难过。去年,他刚看了脑脊髓炎患儿两次,孩子就病故了,苏福林心疼得几度落泪。苏福林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需要救助的人太多他帮不过来,可“心疼一个是一个”。在他看来,“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做好事可以量力而行,像我现在这样不用管上不用管下的就该尽力而为。”

  省一点也许就能多帮一个人

  苏福林是石家庄城中村南翟营村人,两儿一女都已成家,儿孙满堂。老伴去世后,他轮流在两个儿子家过。他在年轻时就时常帮助工友,义务扫街、修路,退休后更把大把的时间用来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善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但也有人说他“傻”,不知道为自己孩子留点钱。他却说“孩子们都不缺钱花,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家人对此也没有怨言,“只要老人高兴,身体健康就好。”苏福林的大儿媳容秀华说,受老人的感染,家人有时也会和老人一起帮助有需要的人。

  苏福林对需要救助的人毫不吝啬,曾在20天内为7人捐出过3400元,然而对自己却近乎苛刻,30多年来没添过一件新衣服,新添的衣服反而是捡来的。他身上褪色的中山装是1980年的工作服,裤子也是十几年前捡来的,床上用的“被子”仍是捡来的那个夹棉床罩。即使是儿女买给他的衣物,他也总是捐出去。去年,外甥女给他买了件羽绒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便捐给了曾在街头求助的小夫妻。今年春节,有人看到他生活节俭的报道后感动地送来了一个羽绒被,但不到三天他就为独居残疾老人送了去。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除捐出1000元外,还捐出了42条新棉被。“他们比我更需要这些东西,我是从困难时期长大的,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能多帮一个是一个,也许省一点就能救条命呢。”本着这样的信念,苏福林在捐助之路上继续前行。

  受助者称“他比亲人还要亲”

  苏福林几十年如一日的捐助,用大爱为无数困苦无助的人点亮希望。逢年过节他都会收到受助者的祝福电话或短信,病人出院后也会来家里看望他,称他“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

  2015“感动河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启动后,他的受助者之一石家庄67岁的田彦玲给本报写来了推荐信。“他把我看成他的孩子,给我无微不至的帮助,他比我的亲人还要亲。”田彦玲年轻时左腿致残,中年丧女,老年丧夫。因家庭困难,唯一的儿子为了娶上媳妇,还倒插门到了农村。如今的田彦玲被帕金森、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缠身,一度靠捡垃圾换馒头维持生活。去年本报曾对她的情况做过报道,苏福林看到后便常去看望她。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去看望了15次,不仅送去零花钱,每次都贴心地送去各种物品,冬天送去电暖气和暖手宝,夏天送去电扇,时令水果和蔬菜也是他常带的物品,甚至正月初一和十五还去送了饺子和元宵……有一次苏福林生病住院了,还让弟弟代他去看望。记者在采访苏福林时,他还一直在念叨田彦玲家没有暖气,正准备给这位老人再送个电褥子。“一次看望我时,他说看到我的情况,他心疼得直掉泪。他把我看成他的孩子,我常劝他自己也这么大年纪了就别来看我了,但他却说知道你生活困难,隔一段不来看看总是不放心。”田彦玲哽咽着告诉记者,本来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她因为善良的苏福林老人,又多了些勇气,希望推荐一下这位80多岁的老人,完成她的心愿。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