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西南联大从军八百壮士之一
卢少忱:化装逃出北平“死城”
93岁的卢少忱,有些瘦削,精气神很足,人们很难想象这位世纪老人亲历了“七七”,是西南联大八百学子从军壮士之一,加入远征军在印缅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应聘美方翻译参与军调处,在平津解放后选择留下……
“去上海当伙计”骗过日本人
“七七”时卢少忱已经15岁,刚刚初中毕业。日本占领北平后他就想走,可父母不让他走,卢少忱又继续上了两年多的学,在高三的寒假逃离了当时的北平。
“日本兵张牙舞爪的,很不痛快,城门口有日本兵,强迫学习日语,不让学英语,不学就不能升级。《最后一课》成为了现实,北平看着很平静,可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座死城!”
之所以没有完成学业就走,卢少忱解释说,当时日本人对学生管控的很严,就怕学生逃到后方去,尤其是夏天学生毕业的时候,查得更严。就是在冬天走,卢少忱还是化装出走的。
“剃了光头,穿上大褂,长裤,布鞋。到塘沽,日本人检查,箱子翻了个个儿。我说我是去上海学徒当伙计。”卢少忱还算顺利地离开了塘沽,抵达了已经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又办手续,说是去香港看舅舅。到了香港绕道越南海防港,再从海防到昆明。
战地翻译离日军只有30米
卢少忱抵达昆明的时候已经是1940年3月了,已经身无分文的他在杨振宁、邓稼先等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专门收容沦陷区学生的教育部各地来昆明就学知晓处,登记后一个月发14块钱维持生活。
“本来想考军校的,可是错过了军校招生。”卢少忱顺利地考进了西南联大历史系,靠着学校发放给沦陷区学生的贷金和打工的收入为生。到大四第二学期,学校征调学生参军,卢少忱报了名。“当时可以选择四川、贵州等几个地方,我想到印缅去,正打着呢。”
1944年3月1日入伍后,经过两个礼拜的军事训练,卢少忱就出发了。“坐的是C-47运输机,从昆明直飞印度,飞机总是一坠一坠的,底下是雪山,飞机里冷得不得了。”
在野战医院待了3个月后卢少忱请调被派往攻打密支那的前线。“每个营有一个美军联络官,都得配翻译。”之后卢少忱又被派往中美混合战车指挥组,协助训练士兵驾驶坦克和开炮。“都是原始森林,满是大树,谁也看不见谁,一天推进十几米二十几米,到处是蚂蟥、蚊子、蟒蛇。密林里,没人收尸,过一道河沟的时候,日本兵的尸体就漂在水上,满是白蛆,那也得蹚过去。”
作为翻译,卢少忱也和日军短兵相接过,最近的时候双方距离只有三十来米。
“在打密支那的时候,半夜下大雨,我和营长、联络官、副官、勤务兵等几个人在营部开会,日本人没有发觉我们,还"哈依哈依"的互相传递信息呢。天黑,树密,白天都不一定能看见。我们等着他们,在他们离我们有30米远的时候,我们五六个人一起开枪,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把他们吓跑了。”卢少忱说,那回他们牺牲了一个哨兵,被日本人刺死了。
在军调小组时“聊天”传情报
1945年日本投降后卢少忱和幸存的同学们回到昆明,就像电影《三毛从军记》一样,领到了一纸证书,“现在抗战任务胜利完成,予以遣散”。
“当时给了我们三个月工资,就自谋生路啦!”对国内情况一点儿不了解,滞留在昆明的时候正好碰上国民党运军队的船,需要翻译,卢少忱就当上了临时翻译,跟着运兵船到了秦皇岛。感觉到要打内战,卢少忱觉得不能再跟着国民党干了,船回去的时候到了塘沽就下来了。
1946年6月,卢少忱应聘成了军调处执行部美方翻译。卢少忱当时在第26军调小组,在那里他接触了共产党方面的人员,阅读了进步书籍,利用自己行动自由的便利为共产党方面提供信息。比如一次他在跟随美方代表外出时看到国民党在运兵,推测出国民党准备攻打承德,就通过“聊天”告诉了共产党方面的翻译。后来卢少忱无意间购买的《蓝色三环—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北平军调卷》,竟然在里面发现了这段故事。
1946年底,军调处解散,卢少忱撤回了北京,先后在行政院物资供应局天津办事处第九仓库和民航空运队工作,一直到了天津解放。天津解放后卢少忱选择重拾本行,考取了华北大学,4月份上学,一个月给6斤小米,睡地铺,结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底,卢少忱被调到了文物局,一直干了几十年。本报记者 孙颖 文并摄 X133
“七七”后全家逃离卢沟桥
郑福来:看到一排29军战士尸体
卢沟桥西百余米,路北,岱王庙,“七七”时29军的驻地;路南,是郑福来的家。
84岁的郑福来坐在家中,一笔一画地写着77年前的记忆:
卢沟晓月碑后13人被日军杀害;
吴振山的二叔被日军用刺刀挑死;
挑水卖水的任大嘴,被刺刀挑死;
王四春,10岁,在家门口被日军炮弹炸死;
金辉,被误认为是八路军,让日军的狼狗咬死了;
郭忠福的爷爷在河滩搂柴火,日本兵领回新枪试枪,把老人当活靶子打死了,家里人都不敢办丧事,偷偷埋了……
“现在一合眼就能想起当时的情景,77年了,不能淡忘。”郑福来说, 当时年仅7岁的他,7月8日早上还背起书包准备去上学,被父亲拦住了,“29军和日本人打起来了,还上什么学?”
父亲让郑福来他们躲到靠近河滩的五奶奶家,村里到处是顶着枕头、锅盖躲炮弹的人,还有村民扒炕洞钻进去,根本就不顶用。日军的炮弹在房屋四周炸开,灰土房都震得掉土。
郑福来开始了和家人的逃难之旅,先奔长辛店,在路旁的小松树林边看到了一排29军战士的尸体。
“没有打仗之前,我经常去29军驻地玩,看士兵们训练,听他们唱歌。这些年轻人常常唱着歌从我家门前过。”郑福来哼唱了起来:“与城桥共存亡……这些饭是人民供给,我们应当为民努力……”
逃亡的路一直向南,郑福来跟着母亲往定兴县逃。日军的炮火又追到了涿州,他们就跟着军队退到了保定。“我们是早走了一步 ,后面逃难的人,好多都被日军扫射了。”逃难的生活难以为继,郑福来一家只好冒险回家。
“铁路两旁都是死尸,一家子一家子的。表哥怕我们害怕,在前头走,让我们后边拉着他的衬衣,闭着眼睛走。”年幼的郑福来偷偷睁开眼睛看到的场景让他终生难忘。
“走到一个姨家,都上不去炕了,走了100里地,脚后跟那儿肉都粘在袜子上了,脱不下来。”
回到卢沟桥畔后的8年里,本该是郑福来朝气蓬勃的日子,却是灰蒙蒙、阴沉沉的:家门口的岱王庙里,驻扎了大量日军。
日本人管得越来越严,每个人都不能随意出村,见到日本人必须鞠躬,出门必须要有良民证。学校里日语成了主课,每个学生要唱日本国歌,见到老师要用日语问好。
“经济封锁,连火柴都控制了,更甭提粮油盐了。我记得小时候曾经帮一位大爷的朋友买盐,等抗战胜利后才知道是帮八路军买的。”
退休后,郑福来每天都要到卢沟桥和宛平城遛遛,他总爱和人讲起1937年,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有一次碰到一个日本人从岱王庙出来,他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告诉他这是"七七"发生地,之前是中国的29军驻地,沦陷后是日本人的军营,我小时候经常看到日本人排着队从这里出发。那个日本人说"我们日本人不会无故杀人的",他的意思是中国人不去反抗他们就不会杀人。我当时就有点急,直接和他说,狼入室了,强盗进家了,还不许人反抗?那个日本人直点头,你说得对。”郑福来说,“日本必须得认罪,得忏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两国人民才能真正友好。”
“七七已经刻在我的神经里了!”郑福来说,讲述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走在卢沟桥上他就爱说那段历史,一说就围上一圈人。他想让那段历史不断在这里重放,警钟长鸣,“只要身体允许,脑子还好用,我就一直讲下去。”
本报记者 孙颖 X133
刘平摄 J163
佟赵后人忆“七七”
在北京,正式以现代人物命名的街道有3条,分别是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和张自忠路,3条路的命名都源于77年前爆发的抗日战争,其中佟麟阁和赵登禹两位将军是在1937年7月28日与日军作战时牺牲。本报记者采访到了佟麟阁将军之子佟兵和赵登禹将军之女赵学芬,听他们讲述英雄父亲带给他们的记忆。
“七七”之后颠沛流离8年
佟兵:也曾有父母双全的幸福童年
“走过佟麟阁路,或是讲述起“七七”的事情,我就想到我父母双全的幸福童年。”89岁的佟兵老人从口袋里掏出褐色的方格手绢,擦拭着眼角溢出的泪痕。抗战八年,多少孩子失去了父亲、母亲,多少家庭破碎:“中华民族决不能淡忘我们抗日战争的历史。”
父亲被抬进原本为祖父准备的棺材
“七七”爆发时,佟兵已经12岁,于是许多东西就刻在了他的脑子里。佟麟阁是抗日全面爆发后,第一位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父亲牺牲后的场景佟兵至今仍记忆犹新:
父亲的遗体放在花园那排房子的客厅,买了很多冰,父亲躺在那儿,血肉模糊的,头上有伤,左臂没了,母亲看了一眼立即晕了过去。家人用酒给父亲擦身子,换上便装,父亲被抬进原本为祖父准备的棺材。
“母亲说你们快再喊一声爸爸吧,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我们全家哭成一团。”
父亲的灵柩被安放在柏林寺后,佟兵一家躲进了汇文小学,在那里住了很长时间。后来比较富裕的二姐夫出钱,全家人在东交民巷法国医院病房住了小两个月。抗战8年,佟兵一家都在不停地搬家,他上的小学就有汇文小学、史家胡同小学……
“在汇文中学读高二的时候,满洲国留学生总是欺负我,有个同学叫赵光宇的,把那留学生给打了。学校把赵光宇开除了,我也就退学了。”佟兵告诉记者,赵光宇后来跑到了后方重庆,之后到了台湾,前些年他还回来过,提起这些事情还感慨万千。
见证父母之爱的手镯被变卖成遗憾
高中后佟兵考上了辅仁大学,那时已经是1944年了。
“上了半年,学的是教育系,日伪警察局抓了我一次,说我从事抗日活动。说实话当时真没有,躲还躲不及呢。就是他们知道了我父亲是佟麟阁,故意的。”
佟兵一直很遗憾,那次为了救他出来母亲将父亲送给她的金手镯卖了。
“那是结婚20年时,父亲为母亲订的礼物,也是全家最后一件可以变卖的东西。父母的感情特别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我记得手镯里刻着"瑞卿夫人,随我廿年,戎马颠簸,历尽艰辛,风雨同舟,含辛茹苦,尊老育幼,克勤克俭,镌此数语,永志不忘。凌阁。"70年过去了,提到这件事佟兵还唏嘘不已。他解释说,其实父亲叫佟凌阁,可是父亲牺牲后的新闻、嘉奖都写成了佟麟阁,也就这样叫开了。
开十一战区司令的车给共产党送药
为了避免再受到迫害,佟兵只好休学,离开北平,准备到重庆参加抗日。
“当时是张之洞的孙子张厚龙帮我离开的,他是我同学,我临走时他请我吃了顿饭,还给了我很多钱。”佟兵先是辗转到了河南商丘,遇见伪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张岚峰,想让他帮忙送到后方去,结果交通中断,过不去。在商丘滞留不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佟兵接到母亲的信,让他在1946年必须回北平,参加父亲的葬礼。因为身无分文,佟兵到开封找到父亲的战友、第29军的师长刘汝明。刘汝明给了佟兵路费,佟兵先到上海,再到塘沽,回到北京。1946年7月28日,国民政府为9年前牺牲的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举行国葬。“当时赵登禹将军的家属没有回来,还是我给赵将军打的幡。”佟兵回忆说。
日本投降后佟兵一家搬回了自己的房子,东四十条40号。国民党的腐败让佟兵的母亲发生了转变,当时他们家住了3位地下工作者,张凤岐(音)、石峙(音)和刘三洋(音),当时张凤岐还劝我上解放区。“直到解放前他们三个一直以司机、仆人的身份住在我们家,我记得当时我们给"老家"买药,开着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的车,借扫墓的由头,开车拉到香山去,送给共产党。”佟兵说,解放军进城后,当时的领导赵凡还特意到他家致谢过。
“如今的中国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积弱积贫变为繁荣昌盛,我今年已经89岁了,我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人。”佟兵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我们中华民族决不能淡忘我们抗日战争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否定侵略历史,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继承先烈的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对父亲最初的记忆是龙泉寺里的棺木
赵学芬:先烈们值得一直纪念
赵登禹牺牲时年仅39岁,当时赵学芬才两岁,她对于父亲最初的记忆是龙泉寺里的棺木。北平沦陷以后,赵学芬随着母亲四处颠沛流离,一路辗转回到山东菏泽老家。
1946年7月北平市政府的各界人士为赵登禹、佟麟阁举行公祭大会时,由于北京城内的赵家宅地荒废已久,都没有通知到赵家人,当时他们家一点都不知道。
如今已经79岁的赵学芬身体已经不是那么硬朗,严重的骨质疏松让她无法独立行走,可是她还是挺愿意走出去跟学生们讲讲那段历史,几十年来,赵学芬一直在致力于青少年思想教育,听她讲述“七七”的孩子有近10万人次。
“1914年我父亲16岁时就四处打听有没有更好的军队,最终他选择参加冯玉祥的部队,给冯玉祥作卫兵就做了六七年。”赵学芬回忆起父亲参军的经历,“当时父亲是背着家里人去参军。招兵已经结束了,父亲好说歹说,最后当了副兵,就是没有任何待遇的兵。父亲当时说他当兵不是为了发财,是为了打侵略者,使国家人民不受侵害。”
“冯玉祥将军非常喜欢我父亲,父亲没有正经进过学校学习,就是在老家山东菏泽念了3年私塾。每天冯先生都要求他要写小楷、写大字,都要讲一些救国救民的事迹,因此他对冯先生感情非常深。”
赵学芬告诉记者,赵登禹练过几年武,16岁时就有1.9米了,身高体壮。“驻防在常德的时候,一次父亲执行任务要翻过山去送一封重要的信,当时山上出现了一只猛虎,经常下山伤人,父亲很自信,觉得能够除去这一害,还是坚持上了山。上山就碰见了猛虎,父亲和猛虎斗了一个多小时才正式出拳去打,都把老虎从山上打得滚到山下去了,掉进水里还继续打,直到打死了老虎。有人跟冯玉祥说你的卫兵能打死老虎,冯玉祥就派了摄影去拍照,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七七"后冯玉祥还拿出照片,写上了"民国七年的打虎将军"几个字。”
“1933年29军长城抗战,当时父亲已经是旅长,上司派他作为喜峰口前线的指挥,当时他们连夜行军120里地到达喜峰口,日本已经占领了制高点,拼杀伤亡太大,父亲就带领大刀队夜袭,在喜峰口消灭了3000多日军,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喜峰口大捷。”根据此战役创作的《大刀进行曲》振奋了全国。
“七七”后,佟麟阁、赵登禹在南苑抵抗日军进犯。7月28日赵登禹将军在撤往大红门一带时遭到日军的埋伏,日军在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架起了机枪,以火力封锁道路。为激励将士,赵登禹乘坐车子指挥部队向日军冲击,不幸牺牲,年仅39岁。
“我父亲是抗日战争中牺牲千百万人中的一员。我挺愿意走出去跟学生们讲讲那段历史,我经常和孩子们说,"你们是国家的主人,你们从小对自己国家要非常得爱。"赵学芬说,“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侵略中国,说是进入中国。我们热爱和平,不发动战争,也不怕战争。今年是"七七"77周年,全国人大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说明国家更加重视对抗战的纪念,为抗日战争牺牲的先烈们值得全民族一直的纪念下去。”
本报记者 孙颖 文并图 X133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