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口水威
文/代希奎
88岁的芳婆老无所依,周身病痛的她连吃饭都成了问题,除了要去菜市场捡菜度日,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也无从慰藉,于是,老人用一种看上去更像是交易的方式来排遣自己的孤寂—她在厅堂留出一个床位,提供给陌生人来住,目的仅仅是为了能有人说说话,自己病倒时,也能有个人知道。
芳婆年轻时乐善好施,她也想不通“怎么老了会这么惨”。笔者的第一感觉是:在这个曾经以孝为立身之本的国度,老人有这样的遭遇,即便是用最苛刻、最难听的词汇去谴责其子女,也不为过。
有人说,其子女可能已经尽到了赡养义务,比如给了她生活费。但尽孝岂是给钱就能解决的?何况给的也并不多—据报道,两个儿子每月共给芳婆200元生活费,此外加上每月350元的政府补贴,芳婆月总“收入”只有550元,而她每个月光药费就要700元,所以老人平时只能去菜市场捡菜叶回来吃。
此外,报道中没说芳婆的子女们回来看望她的频率,但从老人家专门提供床位给陌生人来住、目的仅仅是为了能有人说说话来看,亲情的疏离和老人内心的孤寂也可见一斑。
芳婆因为尚有子女,因而被排除在享受低保范围之外,有人因此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则不这么想。试想,若芳婆领上了低保,确实会改善她的生活,但这既是对现行制度和规则的破坏,更是为其子女脱责提供了新的支撑。
如今已有法律规定,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若不这么做,父母可以举证维权,将子女告上法庭。但在现实中,若非情非得已,哪个父母愿意与自己的子女对簿公堂?即便是依靠法律强制执行,子女“常回家看看”了,可其中又有多少真情实意,老人们又因此而得到多少真正的慰藉,也很难讲。本应作为义务和本分的事情,如果需要法律来维系和强制执行,那也不能不说是滑稽和无奈了。
制度、规则都不是万能的,在此,我们依旧愿意相信,面对生养自己的父母,所有的女子还是有反哺之心的。
被打了脸的子女们,快快改过自新吧。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