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图片由网友“陈静Echo”拍摄。温都讯 昨天上午,一名老人在市区莲花路人行道上摆摊卖菜,城管队员发现后,没有立即强制驱赶,而是耐心等待10来分钟,等老人卖完菜后再将其劝离,并帮他收钱、收拾工具。
有网友目击此事后,将“柔性执法”过程发帖至微博,随之引发关注。不少网友点赞,称此为人性化执法。不过,也有人称这是作秀。有社会学专家称,这类“柔性执法”有利于化解矛盾,值得点赞,但更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A
老人占道摆摊卖蔬菜 城管队员没有马上劝离
昨天上午,网友“陈静Echo”在微博上发帖称:“早上八点半,莲花路拐角口,一年迈老人违规摆摊。城管人员不仅没有强硬驱赶,而且帮忙卖掉大部分货物,再理劝老人离开。叫好声一片,文明执法,社会正能量,一定要赞一个。”
就此,记者联系上昨天上午在市区莲花路执法的鹿城区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机动一中队。据该中队相关人士称,网友发帖内容基本属实。
据介绍,昨天上午8时多,该局机动一中队4名队员来到莲花路一带执勤。在一处人行道上,他们发现一名80来岁的老人正在占道摆摊卖蔬菜。看到这一情况,4名城管队员准备上前劝离,可此时正有数名市民围着老人买茄子。队员们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在一旁耐心等待。
10来分钟后,老人称完茄子,交到买菜市民手里。收账时,老人动作显得有点缓慢,队员见此便上前帮忙。根据称好的重量和单价,队员从买菜市民手里收取钞票,然后交给老人。
买菜市民付钱离开,老人摊位上的蔬菜也基本卖光。这时,城管队员开始告知老人,这里不能摆摊,他的行为属于违规占道经营。经过一番劝说后,老人点头表示配合。最后,城管队员帮助老人收拾麻袋等工具。
B
各方意见
此事经网友微博发帖后引起热议。记者将各方观点经过梳理,整理如下:
赞成派——人性化执法,城管好有爱
大多数网友对此事持赞成态度。他们认为,事情虽小,但体现了城管执法方式的转变,充满人性关怀,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大大改善了城管的形象。
代表观点:
慧哥83:很好,人性化执法,支持。
人称小啊包:起码不是暴力执法,值得提倡,以后都这样就更好了。老人家大热天出来卖东西,真的不容易。
张乐和:希望不是作秀,而能真正坚持这样做。
丰源农人:文明履职,有德有法。
嘻嘻还是倩倩:城管这样子才感觉好有爱啊。
incubus-House:至少看到了城管有这个心,表面的正能量也是在进步。
反对派——治标不治本,或成错误示范
有读者、网友认为,此事有作秀成分,怀疑城管人员背后的动机。也有人认为,这种“柔性执法”治标不治本,甚至这或许将成为错误的示范,扰乱正常的执法秩序。
代表观点:
读者黄先生:这是城管在作秀吧,当时有市民在现场,城管希望在大家面前做做样子,证明没欺负弱者。
读者虞先生:这应该是城管煞费苦心的一次品牌经营,希望摘掉不文明执法的帽子。
读者张女士:“等待和帮忙”绝不是什么柔性执法,只能是消极执法。这只会是一个错误示范,给人一个错觉,城管不会强制驱赶了,明天、后天还可以再来占道摆摊,这样就会扰乱正常的执法秩序。
读者黄老伯:这算是“柔性执法”,但这治标不治本,对占道经营没起到警示作用。
理性派——偶尔“柔性”非长久之计
持这一类意见的读者、网友基本认可城管队员的初衷,但有人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对占道经营美化城市环境,希望能够建立更科学的管理机制,而非偶尔的“柔性”举动。
代表观点:
8释匪哥:老人明天还来,城管还来不来?
我看你很优秀: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作秀,但是弘扬的也是合理合法的执法,是一种正能量!
N1BABA:就算“作秀”,如果一直“秀”下去,也无妨。
情绪情绪化:就算是作秀又怎样,鼓励这样的作秀,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作秀。
读者李女士:对于占道摊贩,不是去强制驱赶才叫管理,也不是“柔性执法”才能管好,而是去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为生计赚一点辛苦钱。
读者董先生:这样做确实比较有人情味,但不能一味如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觉得现在占道经营现象还比较普遍,需要拿出一个好办法。
C
专家观点
柔性执法值得点赞 但更需建立科学机制
“这种柔性的执法,正是我们需要推广的。”对于此事,温州大学社会学老师徐旭东认为,城管执法人员在依法办事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这样的执法方式确实是柔性执法,有利于化解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管理的目的,也树立起崭新的城管形象。对于占道摆摊的摊贩,城市管理人员不能单靠“驱逐”来解决,而是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不过,徐旭东还称,作为执法人员,取缔非法占道经营是他们的职责。除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的柔性措施外,更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如何在执法后不让违规行为“死灰复燃”,不能让“柔情”成为违规行为的借口,不能让违规者抱着侥幸心理而继续违规违法行为。
温都记者 黄云峰
今日快评:莲花路上这几名城管,他们“心若灿莲”
刘雪松
中国城管什么秀都做过了,美女、眼神、扫地……唯独没有像昨天莲花路上几名城管队员帮一位年迈的老人卖菜这场秀,做得更有人情味。
在我眼里,能够让人真心感动的秀,其实都不算秀。所以,昨天这组照片经网友@陈静Echo发布在微博上的时候,我一眼就被这些善良的城管队员所感动了。他们几乎没有一个队员的个人形象在照片中呈现出高大上的样子,但他们将这个佝偻着身躯的老人,当成了真心需要呵斥的父老,他们为这个在口碑中不断遭受争议和质疑的执法群体,试探着一条转型的路子。这条路,名字就叫人性。
用人性的目光看待莲花路上的城管,他们便是一朵一朵心若灿莲的花儿,只有善良,没有邪恶。他们完全可以像人们司空见惯的城管队员一样,将这位直不起腰来的老人毫不留情地赶走,并将此当作一份正当的尽职,用不着半点愧疚。但是,他们将呵斥变成了为老人生计的吆喝,他们帮老人卖的是一担小菜,其实是为自己的形象,吆喝着一份良心。
谁说城管的执法只有铁面没有柔情?谁说帮一个颤巍巍的老人花10多分钟的时间卖掉小菜走人,一定比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无情驱赶效果更差?我们身边很多键盘侠,已经习惯了别人善也好恶也好,总是恶言相向。他们在城管秋风扫落叶的时候要喷,在城管释放人性关怀的时候要骂。他们分不清良性示范与恶性示范的好坏,看不到暴力执法对于社会的负面警示与温情执法对于社会正面警示的区别,不是他们不知道好恶,而是因为感观这个世界的心灵,丢失了感动的功能。
“假如老人明天还来”,这是一个纯粹抬杠的质疑,它让城管进入一个无解的设想之中,逼着你选择一刀切的粗暴,放弃设身处地的善意。
其实明天,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老人继续来,一种是不来。质疑者无非是将最糟糕的或然性,设想成一种必然性,让城管执法队员,要么选择秋风扫落叶的冷酷无情,要么选择温情执法方式而有可能沾一手的湿面粉。但是,当你选择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影响他们在键盘上的谩骂与讥讽。他们心里,这个世界上,只有最坏的,没有最好的。他们眼中看到的,至少关于城管执法的,只有一个恶字。所谓理性,只不过是一些人对于城管执法队伍百般挑剔的一种台词而已。
要么在骂声中向恶,要么在骂声中向善。这是摆在中国城管队伍面前的两条道路。我希望温州城管在执法过程中,将这场别人眼里的秀,秀得更加鲜明些,走得更加踏实些。即使明天老人还会再来,依然将心中的善意,传递给老人,传递给社会。这一定比推倒老人掀翻菜担的秀肌肉、秀威猛,路子来得更对些,能量来得更正些。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