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71岁的赵大爷独自居住,爱喝酒的他常常酒后拨打110,有时是说没带钥匙,有时是说摔倒了,其实他是不堪寂寞,就想找民警来了好有人说话。当地派出所民警介绍,经统计,赵大爷一年来竟然拨打了1483次110电话。(《重庆商报》8月7日)
这位老人给当地警方带来的麻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包括当地警方在内,没有人忍心谴责这位百无聊赖的老人,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位老人拨打的不是骚扰电话,而是寂寞。
央视春晚中,小品《扰民了你》备受关注,蔡明在小品中扮演的是一位“空巢老人”,虽然自家的三位租客不胜其扰,但又害怕寂寞而舍不得他们离开。那些为了排遣寂寞而找人聊天的老人,与小品何其相似。所不同的是,小品带给观众的是欢笑,而那些煞费苦心寻找“听众”的老人,留下的则是无限落寞。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将更加频繁,家庭结构的变化,使“空巢老人”随之增多。“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银发浪潮迅猛来袭的当下,“中国式养老”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时代困局,其中,滞后的精神赡养无疑是主要问题。有些老年人长时间乘坐公交车不愿离开,有的老人一遍遍按冲水马桶找乐子,有家境富裕的老人竟以拾荒为乐……揆诸报端,类似报道屡见不鲜。更有甚者,父母一怒之下将子女告上法庭,讨要“常回家看看”。相比以往讨要生活费为主的赡养案,以精神赡养为诉讼请求的赡养案与日俱增。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在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的当下,养老的最大困境,在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随着“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精神赡养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去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就直接将精神赡养纳入其中。当然,以法律的强制力去保障精神赡养终究过于生硬,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子女重视对老人的精神关爱,除了多抽出时间陪伴之外,还可以动员老人培养某个方面的兴趣爱好,从而寻找新的精神支柱。
当然,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民政部门应为“空巢老人”建立档案进行分类管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老人的生活起居进行监护,福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则不妨定期到老人家看看,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推动市场化养老,打造专业的养老组织对老年人进行个性化服务,在解决年轻人后顾之忧的同时,也为老年人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只有“空巢老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慰藉,他们才不必为排遣寂寞而剑走偏锋。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