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医养结合”加“社区照顾”帮助失智老人

2018-09-16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交汇点记者 张旭

  昨天本报《八旬老人阳台上呼救原是虚惊一场,失智老人赡养问题引关注》一文报道后,失智老人群体再次成为焦点。对于失智老人如何在家抚养、相关机构能否提供帮助、社会如何对待这个群体等问题,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了患者家庭、养老机构和专家学者。南京脑科医院李姓专家呼吁社会积极接受失智老人群体,让患者家庭走出误区。交汇点记者 张旭

  案例

  一人患病全家人都无奈

  家住南京龙凤玫瑰园的钱奶奶,今年85岁高龄,自从4年前她出现失忆迹象后,就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最终确诊为老年痴呆症。如今,谈到钱奶奶,作为亲生女儿的林女士也是唉声叹气,连说头痛。

  “她已经记不住亲人了,我每隔一天看她一次,她有时候会疑惑地看着我问:"你是谁,怎么会有钥匙进我的房间?"”林女士说,这几年,钱奶奶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有时候会无缘无故给人钱,事后她又会反过来问:“你为什么偷我钱?”

  因为家人上班无暇照顾老人,林女士便请了一位保姆帮忙照看。但没多久,钱奶奶就嚷着:“我又不认识她,为什么让她住我家”,抡起扫帚就赶走这个“陌生人”。

  林女士告诉记者,在过去的几年里,钱奶奶走失了三四次,最近一次发生在去年10月份,很短时间内老人就跑不见了,全家人找了大半天才找回来。但回来后,钱奶奶的病情明显加重,几次住院也不见好转,现在一天到晚都在自言自语。

  “我们真的是筋疲力尽了,想到钱奶奶现在这个样子,都不知道以后日子怎么过。”林女士说,现在家里人每天提心吊胆,如果家里有人出去一下,迫不得已就将她锁在房间里。

  和林女士一样,住在华阳佳园的赵先生,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赵先生说,他兄弟姐妹5个,都非常孝顺父母。自从三年前母亲去世后,父亲就开始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想到父母为了这一大家子辛苦了一辈子,父亲生病后兄弟姐妹几个一商量,决定自己在家伺候老人。由于老人的病情越来越重,有的时候几乎一夜不睡觉,由于患病后体质很弱,经常生病,严重的时候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现在一家人虽然轮流看护,但是仍旧是筋疲力尽。

  “对于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时间一长再孝顺的子女也没有办法坚持,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记者采访的这些家庭中,他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无奈而无策。

  护养院

  医养结合治疗是最佳途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南京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5%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在这个群体中,大部分患者都是由子女寄养在家里,或请保姆看护。如果病情严重就送进医院,病情稳定后再接回家中。“处于这样情况下的老人,生活质量都比较低。”南京市老年协会的一名周姓工作人员这样说。对待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应该是交给专业的医养机构进行治疗和护理,这样才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也不至于让子女无奈。

  提到老年痴呆症老人养护问题,南京金康护养院的潘惠蓉院长很是心痛。她说,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绝大部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完人生,让人非常难过。有些老年痴呆症患者,只要医养结合治疗护理,恢复正常也是有可能的。

  据潘院长介绍,现在南京有好多养老机构可以接收这样的老人,并且有能力帮助老人恢复健康,他们护养院就是专门针对这类老人进行护养和康复的社会机构。目前他们已经收治了部分患者,有些患者被送来的时候几乎是卧床不起的症状,经过他们的专业医养看护,绝大多数老人已经生活自理,有的还可以参加打麻将这样的娱乐活动。

  潘院长说,自己90岁的母亲,也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这里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目前也得到了恢复。所以潘院长建议,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最好不要放在家里养护,因为环境越是封闭,老人就越觉得孤独,病情也就会越不利。而在养老机构里,工作人员会给老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合理的安排治疗和养护,更重要的是让患者有互相交流的机会,让老人们感受到关怀,因为排挤孤独感是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最需要的。因此,在护养老年患者的时候,护养院都会结合人文关怀、文化活动等参与性非常强的治疗方式,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最佳方法,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也只有这样的方法是最有效果的。

  对于费用问题,潘院长告诉记者,护养费用和普通养老机构收费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

  南京老年协会的周先生说,现在很多家庭没有医养结合意识,为了防止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走失,他们大多是放在家里管养,这对老人的病情也极为不利,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到有资质的医养护理院治疗,目前南京具备护养资质的机构也很多。

  专家

  建立以社区为主的照顾模式

  据资料显示,老年痴呆症是当今和未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全球公共健康和社会保障的挑战之一。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联合会近日公布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症2015年报告》称,仅2015年,全球约有990万例新发痴呆患者将被诊断,也就是每3秒钟就有1例。据了解,中国轻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14%,中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25%,重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34%。47%的痴呆症老人照料者认为,病人的状况是自然衰老的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知道去医院记忆门诊就医的不足13%。“知晓度不足最终导致全社会对这群患者和家属的支持不足。”南京脑科医院一名姓李的专家说,由于缺乏了解,目前老年痴呆症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医生不感兴趣,家属不感兴趣,社会不感兴趣,患者不知情。至今,很多城市仍未能够统计出究竟有多少老年痴呆症患者。

  专家建议,要提升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认识,建立以社区为主的照顾模式。除了更多的宣传告知以外,还应提倡降低阿尔茨海默症风险与早期诊断措施,帮助其家属能够更容易地取得资讯和支持性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已经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的人群免费发放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手表)等科技辅具,以最基本的功能来降低走失风险。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这个群体的关爱,出台相关细则,让更多的老人不再找不到回家的路。同时希望政府、社会能够建立些专门机构,培训专业人才来帮助这个群体。

  链接>>>

  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

  如何防止患者走失?

  1.日常生活中善用工具,给老人随身携带书面信息或GPS。

  例如:

  防丢牌:项链式。优点:便宜;缺点:老人不习惯,不易被其他人发现;

  GPS定位手表:优点:定位较准确,不需要麻烦别人;缺点:老人不习惯,需要定期充电;

  黄手环:优点:便宜,用的人多,易发现;缺点:老人不习惯;

  字体补丁:优点:老人排斥性低;缺点:走失的时候不容易被其他人发现,换洗衣服容易忘记;

  要写的内容:患者的姓名、家庭地址、家人的联系方法。

  告诉熟悉的邻居和小区保安等,老人单独出去尽量劝阻,同时联系家人,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需要的时候询问。

  2.可以把最外面的防盗门反锁,防止患者自行外出,但注意家里一定要有人,不要把患者单独锁在家里。

  3.不方便反锁房门,可以在门口安装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如风铃,可以在老人出去时发出提醒。

  4.走失后怎么办?

  报警:派出所可以看到监控录像,且现在全部联网,全市的走失信息可以从一个派出所都看到;

  人肉搜索:多找人,去老人经常活动的地点搜寻,一定要多问别人,并注意观察角落、阴沟等地方;

  小区的业主论坛上发帖询问。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