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太漂亮了!有了这个巨幅宣传画,小区的档次瞬间就提高了!”“节前还是一堵墙呢,没想到节后便成了漂亮的民族团结宣传画,宋儒胜老人真是太厉害了!”……昨天上午,在杏花岭区小北关社区,很多居民围着手工宣传画《社区民族一家亲》在议论。今年国庆假期,社区77岁的居民宋儒胜,每天坚持工作8小时,创作了这幅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宣传画,为创建“民族工作示范社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引人关注
昨天上午9时许,小北关社区办公室门前,众人争相观赏墙上的巨幅宣传画。这幅宣传画长约4.2米、高约3.5米,名为《社区民族一家亲》。画的中间为8个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每个小人高约1.2米,身后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远处则是高楼大厦,很有立体感。在人物像下方,用白底蓝字写着这幅画的名称。从远处看,这幅画布局合理,色彩艳丽,让人看上去感觉非常舒服。
不一会儿,宣传画的作者宋儒胜老人来到现场。社区主任孟庆玲上前问道:“我还以为假日期间完不了工呢,没想到今天早晨一来到社区,就发现了墙上漂亮的宣传画。”宋大爷笑着回答:“长假最后一天,稍微加了一点班,终于赶制完工。”
创作过程
宋儒胜大爷和孟庆玲主任,当场向大家介绍了创作历程。
为争创“民族工作示范社区”,小北关社区工作人员调查研究后决定,设置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宣传画。第一幅宣传画的位置规划在社区办公室南面的一堵墙上。起初,社区准备用喷绘画,但颜色不够鲜艳,也无法体现社区的特色。但若请人手工创作,单人工费就要四五千元。9月30日,孟主任向社区的绘画人才宋儒胜老人求助。
得知社区的想法和困难,宋大爷爽快地接受了任务。根据社区提供的素材,老人进行了二次创作。宋大爷指着宣传画介绍,起初只画5个穿着民族服装的人物,他觉得画面单调,不能体现中国多民族的特点,所以将人物增至8个。按照基础素材,人物背后是天安门,宋大爷感觉不太协调,社区宣传画应该接地气,所以就改成了绿树和高楼。
完成构图,9月30日下午,宋大爷开始直接在墙上创作。10月1日至7日,他每天工作8小时,没有休息一天。宣传画高约3.5米,再加上距地面还有一段距离,画的最高端达4米多高,年事已高的老人爬上施工架作画,时间一长,就会摇摇晃晃,老人总是提心吊胆,社区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协助老人创作,并保护他的安全。10月7日下午,这幅面积约15平方米的巨幅手工宣传画终于完成了。自学成才
宋儒胜老人今年77岁,家住北机胜利小区8号楼,是山西机床厂退休职工。他十八九岁一进工厂,就从事的是宣传工作,出黑板报、创作宣传画、策划各种展览,干了40多年,慢慢在绘画和书法上摸出了一些门道。工作期间,他曾多次前往北京参与国家级的展览,一些单位曾挽留他在北京工作,但因舍不得老家和亲人,他谢绝了对方的好意。1993年退休后,老人被一家单位聘请工作了10年,直到2003年才完全休息下来,但又开始义务为社区服务。
小北关社区很多文化墙上的绘画、书法作品,都出自宋儒胜老人之手。社区入口通道两旁有37幅文化墙,分为文明篇、礼仪篇、环保篇、幸福篇、计生篇、廉政篇、孝顺篇7个部分,墙上所有的字都是宋大爷写的,《百孝经》和《喜鹊登梅》则是老人设计创作的。慢慢在杏花岭区有了名气,周边社区有了类似需要,也都会向宋大爷请教。前段时间,巨轮街道一社区请专业人员手工创作一组宣传画,但因创作人员经验不足,色彩运用不恰当,居民不是很满意,社区慕名向宋大爷求教,老人只改了一处颜色,就解决了问题。
巨幅手工画完工了,宋大爷又与社区孟主任商量,准备在另一堵墙上再绘制一幅宣传画。本报记者袁剑锋文/摄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