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江城最后7盏老式路灯将退休 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2018-10-03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因为面临区域改造,位于青山区新民街的4盏老式路灯将退出历史舞台。这4盏路灯是武汉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路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昨日,记者来到新民街124号,作别一个时代文明记忆符号的钨丝泡、搪瓷罩。

  新民街,土路蜿蜒,串连一片葱绿的农田与暗灰色的屋顶。入口124号是一处百年老宅。“那是1912年从一个姓王的商户手中买下的,听祖辈们说,他家有11杆烟枪,吸鸦片败了家”,宅子主人胡杏姑今年70岁了,是胡锦泰染坊的后人。

  眼前这座老宅已相当陈旧,临街的大门还是活动木门板,屋顶仍是青瓦。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式路灯就悬挂在老宅前、锈迹斑斑。逆光而望,碗状的搪瓷灯罩发出暗绿色的光。

  “没路灯的时候,只能借光别人家的灯火行走,那时有钱人家用汽灯、平常人家用煤油灯”,对装灯的记忆,胡杏姑和街坊陈恒财都很模糊,只记得方式简单—“人挑肩扛”,工具简陋—“竹梯和爬钩”。

  站在灯下,胡杏姑用手比划:“夏季一到天黑,这边的鞭铺、香铺、绸铺,那边的木器店、棉花店统统打烊,大家走出家门纳凉,就在这灯下,谈天的谈天,下棋的下棋,竹床一溜摆开。”

  在大伙的记忆中,新民街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是方圆二三十里最热闹的地方,是一方日用品和农产品(000061,股吧)的集散地。即便后来公私合营,店铺大多关门,还在孩童时的他们也不觉得冷清,因为街上有灯,大伙晚上还能疯作一团。

  8年前,新民街拆迁改造,大多数街坊搬走,听说不久后老灯也将被淘汰,老街坊们有些不舍。有网友得知这一消息后表示“有点怀念”。

  如今,我市建于半个世纪前的老式路灯仅余7盏,除青山新民街外,武昌得胜桥还有3盏,年内将全部淘汰。

  昨日记者在武昌得胜桥看到,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式路灯悬挂于空、锈迹斑斑,碗状的搪瓷灯罩逆光下发出暗绿色的光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退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