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之“痒”:何处安放晚年?
“父母在,不远游”,自从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不少外出务工、学习的子女纷纷回到家乡。最新的数据显示,如今我国已是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该如何养老?九江老人的生活是否快乐?年轻人的养老观念又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为什么有的养老院爆满“求一床而不得”,而有的却冷冷清清多床“虚位以待”?
明日何处安放晚年?
“请问,我今年36岁,还可以买养老保险吗?”九江市社保局服务大厅内一名市民正在咨询值班的工作人员。整个大厅内不时有人进来办理和咨询社会保障相关事宜,很多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队。
将来会发不出养老金?
日前,人社部表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该消息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热议。更有专家推算并预测,我国养老金缺口到2013年将达到18.3万亿元。虽然,随后《人民日报》发表《我们的养老金怎么了》一文予以否认,养老金亏空不会达到上述规模,但个人养老金问题,仍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养老金缺口,这已经不是秘密,”市社保局副局长淦进说,“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现在老龄化严重,自03年至今,退休人员增加了3万多人,九江的老龄化涨幅较大,养老金负担很重。第二,正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现在正在缴纳养老保险的人越老越少。”那么是否真会像传言中那样,会有一天出现养老金发不出来的状况吗?
“这也是不可能的,”淦进笑着说,“现在我们已经碰到困难,但是还没有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十分平衡。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加大扩幅,加强征缴力度,同时,一旦养老金出现缺口,国家宏观调控会把好关。可以说,这个情况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从上到下都在办,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评为过渡,将来也不会出现发不出养老金的状况。”而且,“从05年至今,养老金也是在逐年提高待遇。今后养老金还会有一定的增加,而且幅度也会加大。”
新型的养老观
现在的养老观念不时出新,“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养儿防老”已经被很多年轻人所抛弃,“丁克族”(主张不生育的人)夫妻也越来越常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龄老人的日益增多,急需突破原来的家庭养老方式,建立多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现在主流的养老方式还是购买养老保险,”淦进说,“尤其是在城区,很多老人自己有养老金,不愿意给子女添加负担。”但是在农村,“养儿防老”仍旧被一些老人推崇,但是“这种观念肯定会发生改变,一方面‘空巢老人’的案例越来越频繁,一方面国家也正在加大养老保险的征缴面,让农村户口一样享受保障。”
以房养老“年轻时贷款买房,到60岁临近退休时把房贷还清,然后把房屋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等机构,这些机构根据房屋的估价每月支付给老人一定费用,使其晚年衣食无忧,直至终老。”这就是“以房养老”所描绘的生活。
记者对九江市区部分老人随机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坦言自己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以房养老”模式,在他们看来,房子是要留给子女的。虽然目前退休金不多,但紧一紧还够用,维持日常生活还行,而房子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对儿女以后生活有帮助。
互助养老老人与大学生间互助——“你省房租我省劳动力”。这是在德国比较流行的一种养老模式。德国一些有大学的城市民政局和大学服务中心想出了一个主意,介绍大学生到孤寡老人家居住,可免去房租,但学生要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
还可以让老人与单亲家庭互助。在一些单亲家庭,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既要照顾孩了,又要工作,经常是两头不能兼顾,生活非常紧张。而另一方面,许多失去老伴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生活非常寂寞。
除此之外,老人与老人之间互助养老也成为时下新型养老的方式之一。这种养老模式,是专门针对农村中因子女出门打工或不愿与子女住的空巢老人特意打造的。
今日伤不起的养老院
随着城市的老龄化,如何养老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养老院做为养老的一种重要方式,受众多原因的影响现在面临一些问题,制约着养老行业的发展。
公办?民营?
据了解,目前九江共有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七八家,其中包括公办和民营。除市福利院和浔阳区福利院,其他皆为民营养老机构。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九江市福利院“一床难求”,面对这种爆满的状况,很多子女都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福利院这么受欢迎了?
12下一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