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耄耋之年的刘健康再也不用天天下地干活了。自从缴费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7200元的养老保险金让他不用再借钱度日,除了种点蔬菜自给自足,刘健康不用再“看天吃饭”。用他的话说,自己“发梦都想不到,农民有养老金拿”。
刘健康是从化市温泉镇宣星村村民,他的老伴早前经历两次大手术,常年卧病在床。尽管家里早已揭不开锅,得知可以参加城乡居保,刘健康还是一口气借了2万多元参保。“感觉这个政策真好,现在日常生活不用再借钱了,而且第二年就还清了参保借的数。”说起现在的生活,刘健康眼里都含着笑。
67岁的许齐爱是江门开平市冲间村的村民,从2010年11月领取养老金至今,老人已存下了好几千元。
“到现在还一分钱都没动过呢。”根据当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达到退休年龄的居民,不需要买养老保险,每月也可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许齐爱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攒下这笔钱。她说,参加城乡居保是儿子的主意,自己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免费参保了每月就可以拿点钱。
“参保要以户为单位,我们一家只有我儿子和我的户口在这里,就只有我俩需要参保。”许齐爱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目前她的儿子买的是每年500块钱的养老保险,“填完表格后,很快就领到钱了。每个月55元基础养老金,一年就有660元。”
55元拿来生活会不会不够用?对于记者的疑问,许齐爱称这笔钱是留着应急的,因为儿子的工作不稳定,一旦他没了工作就要拿出来买点肉菜,补贴生活。
平日里不用养老金,许齐爱会自己干些活,挣生活费。家里的两亩地租给村集体以前,她常年种些香蕉等经济作物,现在每年拿270元的地租,两年下来也有540元。
对于养老参保,当地农民算得十分精确。莲阳村小组88岁的炳叔听说自己的年龄参保不用交钱,每个月还有55元基础养老金可拿,一心想着参保。但三个儿子都拒绝购买养老保险,由于当地参保以户为单位,儿子不参保,老人就拿不到基础养老金,最后炳叔算了笔账,自掏腰包为每个儿子每人购买了100元一年的最低档养老保险,自己一年领取660元,扣除给儿子掏的钱,每年还可余下360元,便欣然自己掏钱参了保。
“很多家庭选择年轻人买每年100块钱的养老保险,然后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农民们都是非常会算账的。”当地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