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社会保障方面的专家提出,建议从2016年开始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每两年延长一岁,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各方的争论。
民众普遍担心,推迟退休年龄是不是意味着退休工资总额的减少,延迟退休会不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大面积的推迟退休又会不会让年轻人失业呢?
一项微博调查显示,有93%的网民反对退休延迟至65岁,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市民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记者发现,支持这一政策的人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应对老龄化的社会,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高级专业人员等紧缺人才的作用,增加退休之后的收入,弥补日益增大的养老金缺口。
而质疑者则担忧,这一做法可能会挤压岗位的供给,进一步加剧年轻人就业的紧张形势。
事实上,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而制定这一政策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
专家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退休年龄和政策方面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退休年龄偏低和人口寿命延长的矛盾。
标签: 退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