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寻找靠谱养老产品:银行养老重噱头

2017-03-26 08:00:01 无忧保

  面对近年来新兴的各种养老型产品,更要注意产品本身的收益、风险等因素,“养老”只是产品性质的总结,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只重“养老”,不重“产品”。

  理财产品年年增,2012年“养老”特别红。股市低迷,高风险收益产品惨淡收场,稳健固定收益类产品逐渐受到市场青睐。保险、银行和基金产品的提供方纷纷在“养老”身上动起了脑筋。

  与普通理财不同,养老理财应以稳健至上,保本是对养老理财产品的最低要求,通过长期、低风险和较高回报的特点来跑赢通胀,保障退休之后的开支。养老保险、银行养老理财以及刚刚发行养老基金都罩上“养老”的壳子,究竟哪些品种的产品真正能满足养老的需求?

  养老保险求变未果

  之前,个人补充养老保障最常用的手段是购买商业保险。市面上的养老保险分为传统型和分红型两种,缴费期分3年、5年、10年、20年不等,领取方式分月领、年领和一次性领取,一般到一定年龄后开始领取,如55岁、60岁、65岁,甚至有的产品投保后第二年就开始领取。

  2012年,个人养老保险种类有了丰富,而且还出现了新特点。与传统的单纯养老保险产品相比,各保险公司新推出的年金产品,功能更趋多样化。以太平洋寿险的“鸿鑫人生理财计划”为例,除了具备目前市场上理财型分红保险“快速返还”等一些基本特征外,还特别设计了重大疾病保费豁免和年金双倍给付功能。

  新型的养老保险,增加了功能,提高了保障的范围,但仍然没有摆脱收益率偏低的诟病。从缴费到领取养老金,时间跨度可能相隔10年、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这期间投资者不得不考虑投入保费与领取养老险的收益关系乃至通货膨胀的风险。传统型养老险的预定利率一般为2.0%~2.5%,这使得传统型养老险的收益甚至低于银行存款,更不要说抵御通胀风险了。

  对于传统型养老险来说,抗通胀优势不明显,只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分红型养老险保底利率通常低于传统型养老险,只有1.5%~2.0%,但可以享受额外的不确定的分红收益,不过分红型保险费率相对较高,适合追求超额收益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越早领取养老年金,费率越高,对于分红型养老险来说,投资回报率也可能越低。

标签:   养老养老产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