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改
介休市积极推进医改工作纪实


“医改工作的直接受益者是老百姓!能不能坚决果断地实施医改工作,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执政理念的问题,是对待老百姓的感情问题。”介休市市长、介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组组长王怀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医改工作开展以来,介休市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主线,立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扎实有效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让群众真正感受和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专题会议定政策 把握医改公益性方向
“看病难”、“看病贵”一度是介休市老百姓最头疼的事。“小病拖,大病扛;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这里不少老百姓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介休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疾苦,积极启动医改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医改领导组。领导组召开7次医改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医改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出台了《介休市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下发了《介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介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意见》、《介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等11个配套文件。
在医改过程中,介休市以卫生系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三考”、“三聘”、“三步上岗”的人 事制度改革思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介休医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介休市积极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深化内部分配制度,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职务能升能降的激励机制,建立了政府依法监督、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的人事体制。改革后,医务人员的工资平均水平由改前每月1300元提高到每月2530元,政府仅此一项就多投入1000多万元。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让老百姓就近享受服务
为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目标的实现,近年来,介休市在投资500万元对卫生院全面改扩建的基础上,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150万元的医疗设备。该市按照“一村一室、六室分开、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要求,设置村卫生室231个,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的卫生室达到70%,村卫生室达标率达到100%。不仅如此,2012年,介休市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契机,认真谋划该市医疗卫生系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决定利用2至3年的时间,投资3.6亿多元,加强介休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及医疗设备建设,提高介休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硬件好了,没有好的医疗技术,也很难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为此,介休市大力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实施了“千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百乡千村万人”工程,认真实施乡村医生培训项目,切实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实施两个基本制度 确保老百姓看病少花钱
在改革中,介休市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全市基本药物制度配套资金、新农合补助资金等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做到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使医改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截至2011年12月底,介休市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30570人,参保率达到9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9947人,参保率达到98%;农村参合人数为269167 人,参合率达99.6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住院和门诊大病费用报销比例为9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为三级医院45%,二级医院55%,一级医院60%,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65%。新农合政策市域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达61%,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提高到5万元。2011年,共支出合作医疗补偿资金5725.8万元,补偿191459人次。
从2010年10月底开始,介休市在10个乡镇卫生院、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分院全部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即按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购进药品,并实施零差价销售。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降价幅度达到30%,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市财政按基本药物零差率实际销售收入的45%给予补偿,保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2011年,各基层医疗机构共销售基本药品831万元,财政补助374万元。10个乡镇卫生院中心药库已正常运转,231个乡镇村卫生室药品零差价销售工作已经启动,村卫生室门诊统筹工作顺利开展。
与改革前相比,介休市患者医药费用总额和次均费用均明显下降,就医人数大幅上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明显提高。
TAG标签: 保险 医疗保险 医疗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