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医保支付改革新方式 让医生主动控费


4月29日讯:今年的医改重点任务之一是真正要对医院开大处方、大检查的现象动手,而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让医院和医生迸发内在的控费动力。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和财政部三部门正在制定与此相关的改革指导性文件,国务院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昨日举行2016年医改专题发布会,介绍这一改革动向。
南都讯今年的医改重点任务之一是真正要对医院开大处方、大检查的现象动手,而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让医院和医生迸发内在的控费动力。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和财政部三部门正在制定与此相关的改革指导性文件,国务院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昨日举行2016年医改专题发布会,介绍这一改革动向。
改革方向
从后付制到多种预付方式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到,今年将推广地方成功经验,系统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被认为是深化医改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影响到中国新一轮医改能否成功,同时也牵涉参保人、医疗机构、医保基金各方利益。
过去,医保对医院的支付主要是按项目支付,是一种后付制。“后付制最大的弊端,是让医院和医生在补偿机制不合理的条件下提供过度服务,可能出现大处方、大检查”,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说。
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广东2015年年中就要求门诊统筹实施按人头支付,住院和门诊特定病种保障推行按病种支付、按服务单元支付等复合式支付方式。2015年底前,全面开展按病种支付工作。
据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介绍,目前全国85%的统筹地区开展了支付总额控制,并且将它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协议里进行管理。超过70%的统筹地区开展了按病种支付,35%的统筹地区开展按服务单元支付,主要是按床日支付,24%的统筹地区开展了按人头支付的探索。
这几种付费方式有的是按照人头、有的是按照病种、有的是按照床日,但都是预付给医院,实行“超支合理分担、结余留用”的政策,因而在梁万年看来,这一改革可以让医院和医生迸发内在的控费动力,“对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有重大的作用”。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