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医结算
异地就医结算不再是痛点 实现“全国漫游”


4月27日讯: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公众呼吁了很多年,也等待了很多年。明年基本实现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政府承诺,因此非常令人期待。但即便如此,距离公众想象中的愿景,也就是统一医保政策下全国统筹的“一卡通”,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无需顾虑本地与异地,让医保参保和报销真正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实现医保“全国漫游”,还只是一个开始。
破解“地方利益化”
倘若从具体执行的层面来分析,医保异地报销之难,还有一个缘由是“地方利益化”。长期以来,我国医保实行的是属地管理,由此带来的负效应是:地方为了防止医保资金外流,会用各种方式留住本地的患者,也对医保的异地报销热情不高。没有热情,自然就不会去推动各地医保信息的互通,也很难去进行医疗政策上的沟通与统一。
缘于此,要实现医保的全国“漫游”,一方面需要重建顶层设计,譬如建立全国性的医保信息平台;譬如加快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则在于破除“地方利益化”,这有赖于相关信息与结算系统的建设与倒逼,也有赖于配套的政策,保证医保“漫游”并不会较大幅度增加地方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时间表已经给出,接下来当务实行动。可以肯定,实现医保全国“漫游”之路,会是技术变革之路,也必然会是破除医保地方利益化之路,这需要耐心,更需要改革的力度。
缺的不是技术
医保体系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者构成,三项医保制度并存,彼此间差异巨大,“互联互通”困难不小。同时,目前我国医疗保险是以省为结算单位,各省在医保政策上各有不同,这种境况让跨省转结成为一桩相当复杂的工程。
医保“漫游”几乎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银行早就全国联网结算了,医保为什么不能实现联网结算?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尚未建立省级结算中心,确实存在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但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不是医保联网的主要障碍。医保“漫游”难,缺的不是技术。
医保全国联网问题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密切相连,改起来也是千头万绪,有关部门可以由易到难,逐步解决。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省内医保即时结算,之后是跨省结算,然后再解决各省份医保缴费水平不同问题,各省医保目录不统一问题等等。
1
2
下一页
末页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