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南京十三届四次会议:城乡医保合并方案年内出 二次报销不封顶

2017-02-18 08:00:02 无忧保
1月19日讯:政协南京十三届四次会议昨天举行多场专题议政会,南京市领导和多个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了医疗、教育、食品安全、棚户区改造等诸多民生热点问题。 关键词创新发展 企业审批太慢?黄莉新现场交办 “从海外引进的人才真的能扎根南京吗?任用本土人才为啥没奖励?”“企业办理审批手续何时能做到立等可取?”“南京高校那么多创新成果怎么走出实验室?”1月18日,政协举办的“坚持创新发展”专题议政会上,来自南京政协工商联、科技科协、经济、教育界的委员们,就南京在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面对委员们的“发难”,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认真记录,积极询问,现场回应,随即交办,让与会政协委员开启了抢话筒的场面。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留住人才呢?在“坚持创新发展”专题议政会上,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发言提出,南京高校众多,因此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应该立足于本土人才,而不应一味引进海外人才。黄维说:“过去,南京引进了很多海外人才,给予优厚待遇,但他们并没有落地生根,有的待几年就走了。而南京本土培养出来的人才非常多,对南京有归属感,我们应该在本土人才上加大投入。”黄维校长的建议引起了会场上高校负责人共鸣,南京市政协主席沈健补充道:“过去,政府对引进海外博士单位给予奖励,但任用南大、东大博士却没有同等奖励。” 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认真听取了黄维校长的意见,积极回应:“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去年年底,市政府对‘创业人才321计划’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对本地高校人才支持力度。”谈到“十三五”期间,南京对人才的任用策略,黄莉新说:“将根据科创人才实在的工作成绩给予奖励。”未来,南京将改变引进人才一到岗就立刻给予奖励的模式,而是根据人才实际成绩,在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或者是创办创新企业发展情况,按照贡献给予奖励。 创新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改革,在专题会议上,部分企业家委员向黄莉新诉苦,认为政府机构改革步奏太慢,一个审批常常要跑几个部门才能办完。政协委员杨洪伟发言说道:“目前南京房产抵押手续办理周期过长,一般要等3-5天,增加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同样的手续,在苏南一些地区当天就可以办完。” 黄莉新听取意见后当即向在场的南京市部分局长提出简化办事手续要求,她说:“政府机构改革应该做到让市民、企业有事马上就能办,办了立刻就能取。”黄莉新接着介绍,目前一件事情涉及多个局、部门的情况很多,南京推行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就是要争取做到一件事一个机构办完,让市民、企业获得方便,提高效率。 整场专题议政会从早晨9点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3个小时的时间里,委员们争相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政协委员们对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城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黄莉新认真记录,积极询问,现场回应,随即交办。会后,一位政协委员告诉记者:“黄书记从始至终融入委员们的讨论之中,相信不少好的建议都会被采纳。” 关键词协调发展 棚户区成片改造就近就地安置 在南京市政协昨日举行的“坚持协调发展”专题议政会上,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回应政协委员关于棚户区改造的建言时表示,成片的棚户区改造将就地就近安置,零星地块的拆迁安置则鼓励货币化安置,南京市将专门就此出台文件。 棚户区成片改造尽量就近就地安置 南京市政协委员姚彬说,2016-2020年,南京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约1500万平方米,惠及9万户家庭,他建议,探索“棚改市场化”,加大融资模式、安置方式的创新,要全力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的通道,使棚改工作效率更高。一方面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ppp等多元化融资模式,适时出台南京市购买棚改服务管理办法,鼓励引导开发企业参与。另一方面积极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探索通过提高搬家奖励标准和放弃安置房源增加补助等政策,积极释放安置群众——尤其是商品房库存量较大的区或区域的群众对存量房的需求。 对于姚彬委员的观点,缪瑞林市长表示赞同,“对于棚户区改造,要用市场机制和方式来推进,要打通商品房和安置房的通道,”缪瑞林说,如果是成片棚户区改造,一般按照就地就近原则安置,如果是零星的改造动迁的话,做不到就地就近安置,更多的是鼓励货币化安置。他透露,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经开会研究,接下来将专门出台文件推进这项工作。南京2016年的目标是完成25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 政府新年第一战就是治理水污染 南京市政协委员陈学提到了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采用活水引流,把水冲到河里去,短期效果明显,但污染物总量没有削减。”陈学推荐了他调研中发现的一种治水方法,栖霞区八卦洲一个小集镇的景观河里采用的是生物食物链修复,不截污不清淤,一个月就消除了黑臭现象, 听到这里,缪瑞林扭头问一旁的南京市环保局局长包洪新,“这个你们知道吗?有没有去看过?你下午有空就去看看,如果证明确实可行,今后可以在全市推广。” “去年南京整治了12条黑臭河道,今年治理目标是36条黑臭河道,明年是57条,”缪瑞林晒出了政府治水的计划表。 “黑臭河道的治理必须不能破坏原有水质生态,不仅要让颜色看上去不黑、味道不臭,更要对水质有高要求。”他透露说,南京市政府春节后上班的第一战就是治水,要做好水污染防治,全市要围绕黑臭河道治理打一场攻坚战。 委员建言:推广海绵城市多建雨水花园 在昨日的专题议政会上,南京政协委员陈喜作了题为关于推进南京市海面城市建设的发言。他分析,南京的城市内涝主要是排洪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普遍存在欠账,城市化大幅减少了河网密度,阻断水系连通性,仅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10年间,南京市就消失了20条河流。如果这种状态不加以改变,依靠增加城市绿地、透水路面等措施减少城市内涝的功效十分有限。他建议,应该根据南京城市建设和规划需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南京市政协委员荆福建同样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呼吁,他希望在江北新区、南部新城、河西、仙林等新城区引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新规划的人行道和停车场按比例铺装透水砖;河道边坡多植草少硬化;若河道边坡陡,可用稻草麦秸织成的网固土植草,也为禁止焚烧稻草麦秸做出贡献,街边花园用透水砖,可设置植草和排水暗管,也可以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 他建议江北新城和智慧新城原有水系尽可能保留并治理,沿江滩涂建设湿地公园,部分圩区退垦还水面。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业区建设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的广场、人行道和停车场。在老城区,结合街巷出新和雨污分流工程改造,建设街边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的人行道。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雨水花园,是指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通过降低公园绿地标高等手段,经过改造的城市公园绿地会成为雨洪水的滞留区,形成“绿色水库”,而不是被灰色的市政管网排走。 关键词共享发展 年内拿出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方案 今年元旦和春节,南京市将拿出2亿元资金,用于帮扶50万困难群众;农村医疗保险“新农合”今年6月将与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数据库平台并轨;为杜绝“僵尸肉”,安监部门将在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农残检测实验室”……昨天南京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的“坚持共享发展”专题议政会上,政府相关部门一一回应了委员提出的民生实事。 二孩政策放开,增加儿科医生人员 政协委员李晓霞:二孩放开了,各方面是否做好准备?如让社会组织介入照料减少家庭压力,社保部门对孕产女职工的待遇优惠等。 市卫计委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在全市15家医疗机构增加了孕前门诊,尤其对于第一胎是剖腹产、高龄孕妇增加了体检和保健项目。眼下紧随而来的困难是儿科医生急缺,有的儿科专家一天要看七八百个号,一般儿科专家要看200个号,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为此,今年起,卫生部门将注重儿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对他们的职称评定,鼓励年轻大学生加入。 年内拿出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方案 政协委员黄心丹:追求健康向往幸福是每一个市民的需求,目前在农村中普遍实施的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与城市居民的医保基金保障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什么时候能让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村? 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居民医保政策自2007年实施,缓解了很多没有单位、学生和老人的医疗压力。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是国务院到省市的要求,更是群众的迫切需求。今年已经实现11个区职工医保市级统筹,高淳溧水“同城同待”。目前“新农合”与居民医保用药目录范围还有不少差距,在今年6月底前人社部门与卫生部门将对数据平台完成梳理,今年底前拿出并轨的方案。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医保城乡医保医保合并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