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保中心:取消六类非必要证明


9月6日讯:近日,贵阳市医疗保险费用结算中心推出六项便民利民办事事宜,取消六类非必要证明,以规范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对此,你怎么看?
期待取消更多非必要证明
贵阳市医保中心取消六类非必要证明,一方面能便民利民,另一方面能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环节,突出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角色。期待取消非必要证明的举措得到进一步推广,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希望更多职能部门效仿医保中心的做法,对职责交叉、关系不顺的厘清权力边界,并积极对办事事项进行优化整合,尽可能减掉不必要的公章和证明,打破不合理的办事规矩,开设更多有利于群众办事的服务清单。
希望职能部门之间消除信息壁垒,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办事手续上,尽可能带来方便。通过精简办事流程,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当越来越多的部门逐步取消更多的非必要证明成为现实,不仅广大市民受益,我们整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效率也将大大提升,城市软环境自然也就有了更明显的改善。
整合资源 共享数据
如何科学合理设置必要证明,减少非必要证明,提高办事效率,是各职能部门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数据不愧为有效手段,因为有了较为全面的大数据,很多必要的证明也可称为非必要的证明。
一些需要证明的事项既然可以在相关单位开具,说明所需证明的事项在该单位是有迹可循的,那么完全可以建立一套数据库,把相关的原始档案材料转化为电子档案。此外,政府各部门间应该及早建立相互联系的大数据库,把不同部门之间,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装入一个信息系统,形成共享云,按照相关授权及管理权限提取电子档案材料,以证明当事人相关事项。比如医保中心的数据库,能否导入同人社就业、民政、公安户籍等方面的数据,按照一定权限提取相关信息。这是一项重大工作,要严格把好条件审核关,严格把好数据安全关。
证明的规范性不可忽视
贵阳市医疗保险费用结算中心取消了六类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减轻了群众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这是好事,值得点赞。同时,也希望这一举措能够成为窗口服务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开端,在细处着眼,从深处入手,真正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群众办事难、办证难,一方面是因为需要自己提供的证明多,甚至演绎出“我妈是我妈”类似的“奇葩”证明;另一方面,证明材料的规范性也不可忽视,一张证明因为格式样式、用词用语、表达方式等让办事群众重复跑路的现象并不少见。也就是说,不必要的证明取消了,如果那些必要的证明材料有个统一的规范模式,让出证明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能够“依葫芦画瓢”,让当事群众看得懂、看得明白,这样自然会省去很多麻烦。
此外,有些证明在办事机构眼里仍然属于“必须证明”,但在办事群众看来,有明显的增加负担、转嫁责任等嫌疑。这种类型的证明材料是否需要取消或者是替代,职能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要随时关注和及时收集群众对证明材料的态度,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
为民办实事
大有潜力可挖
证明过多、过滥,既加大了群众办事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部门的工作效率,其结局必然是双输。
按照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政府部门当前面临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办事环节过多、证明繁杂过滥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贵阳市医保结算中心推出六项便民利民办事事宜,取消六类非必要证明,这样不仅使得自身的工作环节得到优化,办事效能得到提升,更是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是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之举。
事实再次证明,政府部门只要增强服务意识,为民办实事就大有潜力可挖。期待能有更多的职能部门尤其是窗口单位,都能设身处地多为老百姓着想,在管理和服务中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证明的种类进行全面梳理,该合并的尽量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让那些可有可无、折腾人的“奇葩”证明尽快消失。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