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保
广州两种医保衔接方式对比


从本月开始,《广州市社会保险医保办法》正式实施。作为此轮新政最大的变化之一,原来的60万灵活就业人员必须分流到职工、居民这仅有的两大医保政策框架下。
他们将如何分流?不同户籍的分流渠道是否不同?分流后的缴费额度如何?待遇如何?记者通过图解新政,对比两种医保衔接方式,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指引。
在60万的灵活就业人员当中,有40万左右是非本市户籍人员,他们大多在企业工作。剩下的20万左右人员,就是广州户籍的个体工商户这类灵活就业人员。
非本市户籍职工从7月1日起统一参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这40万人员,原本就是企业松散型的员工,而且没有城市户籍不能参加居民医保,按职工医保途径参保缴费无可厚非。他们必须通过企业统一缴费参加医保。
户籍人员则有三个月的选择期,即从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这20万人可综合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对医保的依赖度,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具体衔接办理情况,可咨询之前自己参加灵活就业险时的地税部门。
职工医保的劣势在于缴费额度要高于居民医保,但优势很明显,医保待遇高,设个人账户,而且计算缴费年限,合乎退休标准后,可以不在缴费享受职工退休人员医保待遇。居民医保的劣势在于保障程度不及职工医保,无论门诊、门慢、门特乃至住院的报销比例,都远低于职工医保,但优势在于缴费较低,每年缴费一次即可。
职工医保缴费基数为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至100%,缴费率为10%。2014年的该数据为6187元。如按最低档缴费,2015年每月缴费6187×60%×10%= 371.2元。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