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制度成效显著 公立医院是改革难点


由中国经济网举办的"医论纷纷-2013两会代表委员医改恳谈会"今天下午在中国经济网演播厅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吴明出席恳谈会并表示,新医改攻坚四年多的确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抓得准,路劲走得比较清晰,但也应该注意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等问题。
从2009年3月份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年多。目前,我国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各项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新一轮医改为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愈加明显。
吴明表示,从目前医改的设计,以及四年医改的历程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说明。首先,他认为新医改的重点抓得比较准,而且路劲也比较清晰。因为,从五项重点的改革任务来看,推进比较快、效果也比较好的是医保制度的改革。从投资水平来说,正在逐年提高,其中,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都是政府筹资为主。
吴明进一步表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其中医保是关键环节,尽管当前医保补偿水平还不是那么高,老百姓还需自付相当比例的费用,但是从这两年的发展经验来说,抓住了医保环节,就可以减轻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问题,因为吴明认为此举乃良策,但接下来,还需在有效使用医保资金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医保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百姓负担,改善百姓健康状况。
第二,吴明认为三年多医改经验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包括基本服务均等化等问题。他表示,过去基层医务人员基本上是无偿的,没有补助,所以积极性确实有些不高,但现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写入了,基层卫生人员提供基本服务卫生,应该给予一些鼓励,这样,从预防的角度来看,还可以使百姓尽可能减少患病,或者晚一点患病,这样也是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
最后,吴明坦言,当前医改进程中最难的就是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因为这项改革涉及面比较广,包括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体制机制等,而且涉及到多个部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个过程。"尽管有一些难度,但一直边改,边研究,边探索,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一些成效"。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