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疗
对未来中国的医疗制定新的战略


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在这点上, 上帝是非常公正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即使是帝王, 总统,国家主席统统一样。因而,对付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人生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也是民计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社会为这种生老病死提供了一个重要保障,那就是医疗系统。这个医疗系统包括医院, 医生和医疗保险部门。
中国是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这个巨大的人群中, 每天经历生老病死的不计其数。因而,中国政府在这个领域的任务十分沉重,尤其是新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善民计民生的方面,所以更加需要在医疗系统花大力气来改善目前的医患矛盾。
政府要有效地改善医患矛盾,首要的任务是制定正确的策略。在我看来,一个正确的策略必须建立在对客观国情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中国的国情很特殊,首先是一胎化政策造成的特殊人口构成,老龄化趋势是将来中国面临的一个特色。其次是中国的医疗系统一直是公有制为主体,医料资源几乎全部掌握在国家部门手中,还有是农村的医疗条件一直很落后,尤其是没有充分的医疗保障体系。
知道了这些特殊的国情,我们就应该采用相应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制定新的战略。
首先是政府应该明确自己在这方面的身份和责任。医保系统与能源,交通和金融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仅仅是民计民生问题,而后者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因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为民众提供相对公平的政策法令。民众的健康还是要靠广大民众自己来关注和对待。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能够和应当做的是首先健全各种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全体公民享有同等的医疗福利保障。其次是把有限的国家资源用于研究和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上。至于具体的医疗设施,包括医院,门诊所,医生和护士的培养等等用于治病救人的设施,应该由民间的私人机构来承担。政府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鼓励和支持私人开医院和门诊所。
医保系统属于民计民生的领域,民计民生领域的趋势通常由市场的需求来导向。市场的需求往往决定竞争的程度。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尽量放开手脚,让私人企业进行充分的竞争。政府的职能就是为这样的竞争提供一个公正合理的环境。这个公正合理的环境就是一整套详细的法律法规。
因而,我认为未来中国的医保系统应该走精兵简政,私营为主的道路。政府在医院的建设上应该减少投入,而应该鼓励和支持民间私人建医院和开诊所。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平合理的统一医疗保险,并且鼓励和支持民间私人企业开创和建立私人的健康保险公司。政府的职能是对这些私人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估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中国社会对医疗的需求会大幅度地增加。这种需求是超出目前国家所能提供服务的能力的。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供求矛盾的问题,从而导致了许多医患冲突。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利可图。中国人很聪明,尤其在目前的拜金主义浪潮下,有利可图就会有人趋之若鹜。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人们的这种人性弱点, 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地把“权利”交还给民众,让人们自己来解决这个重大的问题。这样做对大家都有好处。 一方面政府可以大大地减轻负担,另一方面, 人民有更多的选择。
我预测中国未来在医疗系统会有一个大变化。首先是私人医院和门诊所的数量会大幅度增加,然后其服务质量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随之而来的是私人健康保险公司的增加。反正未来的中国医疗系统将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其商业潜能是巨大的,可能成为继房地产和汽车行业以外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评判要素。
因而,具有战略眼光的商界人士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及早在医保系统建立施展才能的舞台。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