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北京医疗保险药店有望大幅扩容
据相关消息,北京医管局最新公布的消息,去年在北京到大医院单纯开药患者的比例仍然高达35%左右,导致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大医院“挂号难”问题。而日前获悉,以往北京一直控制较为严格的医保定点药店数量,今年可能进行大规模扩容,从目前的全市仅100家左右,直接增加到1000-2000家。业内表示,此项扩容如果实现,不仅将为医保药店实时刷卡结算实现铺垫,还将更充分地释放零售药店在分摊与医院重叠的常用药发放职能。
北京医疗保险药店有望大幅扩容--功能重叠 医保药店“有名无实”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北京中老年居民都有定期去大医院开药的习惯,一方面他们自己或家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另一方面,为了“不浪费”医保报销的费用,他们也愿意多“囤”一些常用药在家里有备无患。
除了市医管局公布的去年北京大医院单纯开药患者占比高达1/3之外,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梅群也表示,目前在北京,公众患慢性病、常见病取药的主要途径仍为大型医疗机构,致使医疗机构除了提供针对治疗服务外,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常用药品调配和发放的职能,零售药店与医疗机构间在诊疗服务与用药服务上功能重叠,甚至有连锁零售药店负责人坦言,目前北京的医保药店有相当比例是“名不副实”的,不论是销售还是进货过程中,这类药品所占比例都十分有限,药店在医保领域发挥的作用并不充分。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公司董事长柯云峰就表示,对药店来讲,能不能进入医保定点药店,是营业额能否上去的关键。“相比之下,在北京,因为报销手续繁杂、整体布点过少等原因,确实存在医保定点药店医保药品被 冷落 的情况。”有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医疗保险药店有望大幅扩容--“现阶段,北京医保定点药店与非定点药店的区别在于,定点药店可以开具医保报销发票,具体流程为,病人在医院看病后,药品需要外购的,凭借医院出具的加盖外购专用章的处方到医保定点药店买药,再凭药店开具的医保报销专用发票报销。这一过程着实繁琐,占医保药品消费较大比例的、有定期取药需求的患者大多上了年纪,他们更倾向去医院开药就无可厚非了。”仁和药房网品牌经理表示。此外以上内容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果您还有更多北京医疗保险相关信息想了解还请登录无忧保查看。